[发明专利]一种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18410.8 | 申请日: | 201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5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艳;管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K5/098;C08K7/00;C08K9/06;C08K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材料 抗菌母粒 喷漆 制备 耐热性 注塑 生态环境污染 塑料制品表面 变色问题 高饱和度 金属效果 金属颜料 塑料加工 细菌霉菌 硬脂酸锌 偶联剂 闪烁感 重量份 加工 繁殖 高产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PC/PBT合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PC 60‑85份,PBT 10‑35份,金属颜料10‑30份,抗菌母粒10‑30份,偶联剂0.1‑1.0份,硬脂酸锌0.1‑0.2份;本发明所提供的PC/PBT合金材料,具有超高的立体闪烁感及可设计的高饱和度颜色,注塑后的金属效果能达到喷漆效果,从而减少因喷漆带来的加工成本及生态环境污染;此外抗菌母粒能够对塑料制品表面的细菌霉菌繁殖进行有效快速阻止和杀灭,利用抗菌母粒的安全性和耐热性,解决塑料加工过程因加工温度过高产生的变色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聚碳酸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冲击韧性,易于加工,是制造汽车油箱盖、把手、散热格栅等部件的理想材料。但是,在对其抗老化性能、耐热性改进的同时,经常忽略对于合金其他方面性能的改进。例如,合金在注塑后,金属表面的耐磨性较差,喷漆所带来的成本较高,并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在加工时温度可能会造成材料变色等等,目前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CN103351593A公开了一种PC-PBT塑料合金,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100份PC、20-40份PBT、4-8份相容剂、0.5-1.5份抗老化剂。此方法制备的PC-PBT塑料合金仅仅解决了抗老化性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喷漆,加工成本和环境污染程度较高。
CN104710742A公开了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PC/PBT合金,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C树脂30%~60%、PBT树脂20%~40%、永久抗静电剂1%~3%、无卤阻燃母粒2%~8%、纳米碳酸钙5%~10%、铝钛复合偶联剂0.1%~0.5%、弹性体接枝物3%~8%、亚磷酸三苯酯0.1%~1%、增容剂1%~3%、抗氧剂0.1%~0.5%、其它助剂0~1.5%,此方法制备的PC/PBT合金在兼具有PC、PBT各自原有的优异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和无卤阻燃改性效果,并且具有抗冲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良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好的优势,但是表面耐磨性差,注塑时还需要额外的喷漆,提高了加工成本。
CN105086409A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抑菌PC/PB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PC、PBT和MWCNT‐g‐SiC‐NH2‐g‐PBT母粒熔融共混得到,其中:MWCNT‐g‐SiC‐NH2‐g‐PBT母粒通过密炼接枝法将MWCNT‐g‐SiC‐NH2、DBTO和PBT接枝共聚得到,此方法制备的PC/PBT合金具有抗静电、抑菌、耐温和高硬耐磨特性,但是此方法制备的合金同样无法在注塑后直接形成喷漆效果。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PC/PBT合金,注塑后可直接形成喷漆效果,降低加工成本,并且可以解决加工时合金变色问题,减少环境污染,这对于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PBT合金材料,所述PC/PBT合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本发明提供的PC/PBT合金材料,通过金属颜料与抗菌母粒的添加,整体分散于合金材料中,降低留痕现象,使得材料具有超高的立体闪烁感及可设计的高饱和度颜色,并且提高了金属表面耐磨性及产品的弯曲强度,在材料中添加金属颜料注塑后的金属效果能达到喷漆效果,从而减少因喷漆带来的加工成本及生态环境污染;此外抗菌母粒能够对塑料制品表面的细菌霉菌繁殖进行有效快速阻止和杀灭,利用抗菌剂的安全性和耐热性,解决塑料加工过程因加工温度过高产生的变色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8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