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石渣制备活性氧化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8408.0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6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泉;李占兵;李少鹏;孙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F11/02 | 分类号: | C01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石 制备 活性 氧化钙 方法 | ||
1.一种利用电石渣制备活性氧化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电石渣配置成电石渣浆液后进行筛分处理,得到粗颗粒和筛分浆液;
(b)将步骤(a)得到的筛分浆液进行旋流处理,所述旋流处理时所用的旋流管直径为100~300mm,操作压力为0.06~0.12MPa,得到第一溢流浆液和第一底流浆液;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底流浆液再次进行旋流处理,所述旋流处理时所用的旋流管直径为25~75mm,操作压力为0.06~0.12MPa,得到第二溢流浆液和第二底流浆液,所述第二溢流浆液与步骤(b)所述第一溢流浆液混合,固液分离,得到细颗粒,所述第二底流浆液固液分离,得到中粗颗粒;
(d)将步骤(c)得到的细颗粒与添加剂混合,所述添加剂包括无机胶凝材料、有机胶凝材料或纤维素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相应细颗粒用量的0.5~1wt%,依次进行成型处理和烧结处理,所述成型处理的压力为50~200MPa,时间为0.5~1min,得到活性氧化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电石渣由湿法乙炔生产工艺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电石渣浆液中固含量为10~3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筛分处理在振动筛中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的筛孔孔径为0.5~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步骤(c)所述旋流处理在旋流器内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粗颗粒用作硅铁初级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中粗颗粒用于聚合氯化铝制备过程中盐基度的调整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处理的温度为1000~1300℃,时间为20~9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电石渣配置成电石渣浆液,所述电石渣浆液中固含量为10~30wt%,然后在振动筛中进行筛分处理,所述振动筛的筛孔孔径为0.5~1.5mm,得到粗颗粒和筛分浆液,所述粗颗粒用作硅铁初级产品;
(b)将步骤(a)得到的筛分浆液在旋流器内进行旋流处理,所述旋流器中旋流管的直径为100~300mm,所述旋流处理的操作压力为0.06~0.12MPa,得到第一溢流浆液和第一底流浆液;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底流浆液再次进行旋流处理,所用旋流管的直径为25~75mm,所述旋流处理的操作压力为0.06~0.12MPa,得到第二溢流浆液和第二底流浆液,所述第二溢流浆液与步骤(b)所述第一溢流浆液混合,固液分离,得到细颗粒,所述第二底流浆液固液分离后得到中粗颗粒,所述中粗颗粒用于聚合氯化铝制备过程中盐基度的调整剂;
(d)将步骤(c)得到的细颗粒与添加剂混合,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细颗粒用量的0.5~1wt%,依次进行成型处理和烧结处理,所述成型处理压力为50~200MPa,成型处理时间为0.5~1min,所述烧结处理温度为1000~1300℃,烧结处理时间为20~90min,得到活性氧化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84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