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7926.0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飞;唐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久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2;C22C1/03;B22D17/00;C22F1/043;C09D4/06;C09D7/6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潼***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模板 制备 铝锭 压铸铝合金 化学反应 锰铜合金 时效处理 重量份数 熔炼 含铁量 含铜量 铝合金 气泡孔 热覆膜 有效地 墙体 精炼 混凝土 坚固 周转 | ||
1.一种铝合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模板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镁0.5~0.55份、锰铜合金0.3~0.5份、铁0.05~0.1份、锌0.01~0.02份、镍0.04~0.06份、铍0.03~0.05份、银0.1~0.15份、硅0.7~0.75份、铝锭97~98份,所述铝锭中含铜量≤0.2%,含铁量≤0.2%,所述铝合金表面附有一层不粘膜,所述铝合金模板厚度为4.0-5.0mm,承载力为30-50KN/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模板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镁0.5份、锰铜合金0.3份、铁0.1份、锌0.02份、镍0.06份、铍0.03份、银0.13份、硅0.73份、铝锭98份,所述铝锭中含铜量≤0.2%,含铁量≤0.2%。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的制备方法,所述铝合金模板的制备方法如下:
配料:将镁、锰铜合金、铁、锌、镍、铍、银、硅,铝锭进行配料;
熔炼:未开炉之前,测试炉内氢气含量≤0.2mL/100g后,点火升温预热至200-300℃后,加入铍、硅、铁、镍、锰铜合金,再以50-60℃/min升温至500-600℃,保温1-2h后,加入银、镁、铝,继续升温至800-900℃保温2-3h后,加入锌保温1-2h;
精炼:于740-7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精炼,第一次精炼过程中通入气体一,精炼时间为30-60min,随后降温至700-720℃进行第二次精炼,第二次精炼时通入气体二,精炼时间为20-30min,精炼完成,得到金属液;
压铸:将精炼得到的金属液静置10-30min后,清除浮渣后,于冷却水压0.25-0.3MPa,温度30-60℃,流量200-250m3/h条件下进行压铸;
覆膜:将压铸完成的铝合金模板于温度150-250℃条件下,喷涂覆膜液进行热覆膜,冷却,得到覆有不粘膜的铝合金模板;
时效处理:将冷却后的铝合金模板加热至100-200℃保持10-12h;
后续处理:铝合金模板进行磨边,得到铝合金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步骤中,通入的气体一为氮气,通入流量为18-22L/min,形成压力0.3-0.4MP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步骤中,通入的气体二为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氩气和氮气比例=65%:35%,混合气体的流速为15-18L/min,压力形成0.2-0.3MPa。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模板热覆不粘膜步骤的具体操作为:将铝合金模板冷却至150-250℃时,除去表面金属渣,将覆膜液均匀喷洒在压铸完成的铝合金模板表面,冷却至70-100℃后,再均匀喷洒第二次,当冷却至室温时喷洒第三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0-70份蜂窝状复合物、150-200份聚酰亚胺粉末、20-25份氧化硼、10-15份马来酸酐、10-20份云母粉、20-25份分散剂、10-15甘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聚酰亚胺粉末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马来酸酐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分散剂、云母粉、氧化硼搅拌均匀后,以1500-2000r/min机械搅拌30-50min后,再加入蜂窝状复合物,以2000-2500r/min再次搅拌10-15min混匀,静置10-15min,以10-12kHz的频率超声波搅拌20-30min后,加热至40-50℃,得到覆膜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久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久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79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