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自动泡茶的保温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7230.8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6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泡茶 保温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自动泡茶的保温杯,包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开水腔、泡茶腔和茶水储存腔,其中,所述泡茶腔、茶水储存腔之间设有茶漏隔板,所述开水腔、泡茶腔之间设有茶水隔板,所述杯体内还设有倒茶通道,所述倒茶通道与所述茶水储存腔相连通,所述茶水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开水腔、泡茶腔的开水通孔,所述茶漏隔板上设有连通泡茶腔、茶水储存腔的茶水通孔,所述泡茶腔内设有第一浮球,所述茶水储存腔内设有第二浮球,所述茶水通孔上穿设有活塞杆,所述第一浮球、第二浮球均穿设在所述活塞杆上并与所述活塞杆上下滑动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自动泡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杯,尤其涉及一种能自动泡茶的保温杯。
背景技术
喝茶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但现在喝到新鲜泡制的茶水通常是在专门场所现场烧水泡制功夫茶。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由于时间和地点限制,在随身携带的保温杯中喝茶水的方式一般是采用事先将茶叶放入整个保温杯中的方式,这种方式下茶叶长时间始终处于被泡状态中,时间一长,茶水的味道和口感都会大打折扣。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泡茶的保温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自动泡茶的保温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自动泡茶的保温杯,包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开水腔、泡茶腔和茶水储存腔,其中,所述泡茶腔、茶水储存腔之间设有茶漏隔板,所述开水腔、泡茶腔之间设有茶水隔板,所述杯体内还设有倒茶通道,所述倒茶通道与所述茶水储存腔相连通,所述茶水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开水腔、泡茶腔的开水通孔,所述茶漏隔板上设有连通泡茶腔、茶水储存腔的茶水通孔,所述泡茶腔内设有第一浮球,所述茶水储存腔内设有第二浮球,所述茶水通孔上穿设有活塞杆,所述第一浮球、第二浮球均穿设在所述活塞杆上并与所述活塞杆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设有密封所述开水通孔的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泡茶腔之内,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一浮球之上,所述活塞杆上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茶水储存腔之内,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第二浮球之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杆、茶水通孔、开水通孔同轴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体内设有内层杯体,所述倒茶通道、茶水储存腔设置在所述内层杯体、杯体之间,所述开水腔、泡茶腔设置在所述内层杯体之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水隔板与所述内层杯体为可拆卸可安装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水通孔上设有茶叶过滤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漏隔板上设有茶漏调节板,所述茶漏调节板与所述茶漏隔板旋转连接以调节所述茶水通孔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水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开水通孔的孔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漏调节板上设有避让所述活塞杆的避让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实现自动泡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能自动泡茶的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能自动泡茶的保温杯的茶漏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7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