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电缆线路的停电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5944.5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5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松;杨匀阳;叶斌;黄伟强;林少鹏;赖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龙海市供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27/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吴晓梅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停电 低压电缆 施加电压 两相 首端 电缆线路 多根电缆 路径走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电缆线路的停电识别方法,具有未知路径走向的多根电缆,在电缆线路停电的情况下,在一电缆的末端的两相之间施加电压,若在电缆的首端且与末端相同的两相之间测得所述施加电压,则判断该首端和末端位于同一电缆上。它具有如下有点:该识别方法简单、便捷、有效、所需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电缆线路的停电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城市的整齐美观,许多架空线路都进行了缆化,同时也降低了线路的故障率,其中低压380V电缆直接面对用户,连接着商业中心、交通设施、居民住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建设时间较长,而且早期电力公司对低压电缆施工建设的管理规范比较落后,许多低压电缆缺失标识牌和路径图,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地下电缆数量也越来越多,造成无法准确识别电缆回路,给后期的施工改造工程带来了难度。早期低压电缆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近端电缆终端和远端终端标识牌不一致;
(2)设备近端电缆终端或远端终端标识牌缺失;
(3)电缆设备路径图缺失。
由于农村基层班组很多都没有配置专业的电缆路径探测仪,针对这种标识牌缺失的早期低压电缆一般根据电缆沟、电缆管就能大致判断低压电缆大致路径,但是多回电缆同时地埋时,这头电缆是对应另外一头哪条电缆则经常无法判断,这样就无法对该处电缆负荷进行负荷切割改造,所以要先对这几回电缆进行识别(非路径探测)。
传统的电缆识别方法主要是利用电缆路径探测仪,可用于电缆路径探测的方法主要有电磁法、直流电法、地震波法、放射性跟踪法等,其中电磁法具有探测精度高、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效率高等特点,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电缆路径探测仪都是基于此方法研制而成。电缆路径探测仪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两个部分组成,其原理是发射机产生电磁波并通过不同的发射方式将信号传送到地下被探测电缆上,地下电缆感应到电磁波后在其表明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沿着电缆传播,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向地面辐射出电磁波,此时在地面探测的接收机会收到电磁波信号从而探明电缆的走向和位置。
电缆路径探测仪使用操作较为专业,需要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操作判断,能够精确识别电缆线路,但仪器比较贵,成本很高,许多电力公司基层班组并未配置该设备,要求精确路径的时候才使用该设备,而且对于多条电缆并行埋设(多条电缆同一路径)时,它只能保证路径正确,也无法识别具体是哪条电缆,另外电缆路径探测仪一般适用于高压电缆,对于低压电缆不一定适用,其他类似电缆探测仪的各种仪器判断,都存在成本高、操作较复杂的弊端,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成本低、简单便捷的方法。
传统的停电情况下的电缆识别方法还有短接电阻法,在多条并埋低压电缆未投运或无法单独停送电时,多条电缆不带电或同时停电,一般采用短接电阻法检测,即将某一条电缆一端短接,分别在另外一端测量相间电阻值,若测得电阻值为零,则判断该首端和末端位于同一电缆上。上述方法适用于电缆两端都未T接负载的情况(纯电缆线段,首末端都空置),对于电缆所接负载没有解开时,比如农网台区电缆分支箱T接较多负载电器,相当于并联很多电阻,相当于短接了,测起来电阻都非常小,因此这种情况下短接电阻法也难以判断,不适用。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成本低、有效、简单便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电缆线路的停电识别方法,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低压电缆线路的停电识别方法,具有未知路径走向的多根电缆,在电缆线路停电的情况下,在一电缆末端的两相之间施加电压,若在电缆的首端且与末端相同的两相之间测得所述施加电压,则判断该首端和末端位于同一电缆上。
一实施例之中:该电缆为相邻两个分支箱之间的电缆,该首端和末端分别对应其一分支箱的出线端和另一分支箱的进线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龙海市供电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龙海市供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5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