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工模拟分子信标与试剂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12058.7 | 申请日: | 201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9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葛猛;余倩;潘世让;王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安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04;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魏少伟 |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总***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幽门 螺旋 杆菌 人工 模拟 分子 信标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工模拟分子信标与试剂盒。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分子信标的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该分子信标满足:序列2的第2位为5‑甲基异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残基,第6位为异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残基,第32位为5‑甲基异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残基,第36位为异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残基,序列2的其余核苷酸残基均为天然核苷酸残基。本发明公开的检测Hp的分子信标与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结果判读客观,闭管反应污染少,非常适合于在临床中大规模开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中,一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工模拟分子信标与试剂盒。
背景技术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eter pylori,Hp)是一种常见的可长期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与许多上消化道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全世界有超过半数的人感染Hp,而在我国的感染率为55%。Hp的感染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加重医疗负担。WHO把Hp列为同乙型、丙型肝炎一样,都是生物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主要有:①粪-口传播,粪便中的Hp是传染源,细菌经粪便排出体外后污染了水源、食物等,再由它们来感染人类;②口-口传播,是Hp传播的另一主要方式。寄居于口腔中的Hp可能通过唾液传播给他人;③经内窥镜传播,内镜是临床诊断胃病的重要工具,因暴露于胃液及唾液,常用的胃镜及活检钳易被幽门螺杆菌污染。
目前,临床针对Hp的检测方法很多,经典的细菌培养和形态学检查虽然特异性高,但是灵敏度低,周期较长应用较麻烦,且不适用于痕量细菌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灵敏度较低、受环境及主观影响较大;C13、C14-UBT试验和N15-尿素排出试验,容易出现假阳性的可能;血清学Hp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作为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手段存在以下缺陷:a、由于系统免疫反应持续存在,检测过程尚不稳定,不易区分感染分期;b、与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等有血清交叉反应,不同个体菌株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抗原制备、菌株选择均影响检测结果;c、敏感性与特异性受年龄影响较大,30岁以上患者,血清学诊断不推荐作为随访治疗结果的方法。
Hp的分子检测方法主要有PCR-Sanger测序法、芯片杂交法、荧光定量PCR法等。这些方法虽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测Hp,但都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Sanger测序法步骤较多,需要PCR后处理,不仅操作繁琐,还易产生污染,并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芯片杂交法操作繁琐,其检测还依赖于昂贵的设备仪器,导致成本较高。基于SYBR染料的荧光定量PCR,成本较低,但是常会出现非特异扩增,导致检测特异性较差。基于Taqman水解探针的荧光定量PCR,利用Taq酶的外切酶活性,切断探针产生荧光信号,由于Taqman探针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并不紧密靠近,导致荧光淬灭不彻底,存在背景荧光信号,扩增曲线起峰稍晚,进而导致低拷贝样本存在漏检的可能。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行、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检测Hp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安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安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20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