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非晶合金最大负混合焓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2019.7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5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洋;陶平均;杨元政;张文武;涂其;黄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20/10 | 分类号: | G16C20/10;C22C4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合金 最大 混合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非晶合金最大负混合焓的计算方法。对于任意给定的三元A‑B‑C合金体系,已知元素A的成分,则有AmB100‑xCx,其中,x<100‑m‑x,且0<x<m,0<m<100;设A‑B混合焓为ΔH1,B‑C混合焓为ΔH2,A‑C混合焓为ΔH3;对于1mol AmB100‑xCx,x个A、B和C原子之间形成的混合焓ΔH1=x(ΔH1+ΔH2+ΔH3);对于剩余的(m‑x)个A原子和(100‑m‑2x)个B原子之间混合焓为ΔH2;则ΔH=ΔH1+ΔH2为体系最大负混合焓。本发明计算体系的最大负混合焓,对于设计最大非晶形成能力的非晶合金成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元非晶合金最大负混合焓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非晶合金的成分制备涉及到工艺参数、实验环境以及成分本身的非晶形成能力大小等因素。在相同的制备工艺条件下,如果能够设计出非晶形成能力相对较大的成分体系,那么对于非晶的制备工艺要求将大大降低,对于大块非晶合金的推广应用将有极大影响。块体非晶合金的设计一般都是根据Inoue三原则(井上三原则):
1)多于三种组元的多组元体系;
2)基本组元之间有大于12%的原子尺寸差;
3)基本组元之间有较大的负混合焓。
非晶成分的设计目前来说尚未有较明确的方法提出,非晶混合焓的计算是通过对合金试样的DSC曲线进行面积积分得到,这种方法计算比较复杂,且只能在设计出合金成分之后计算合金体系的混合焓,对非晶合金的设计只具有验证意义,而完全没有对成分设计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非晶合金最大负混合焓的计算方法。提出在确定三元合金元素且已知其中一种成分比例的基础上,进行体系最大负混合焓的计算,从而为非晶形成能力强的合金成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最终设计出非晶形成能力较强的非晶合金,从而更加容易的制备出较强的非晶合金,为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三元非晶合金最大负混合焓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任意给定的三元A-B-C合金体系,已知元素A的成分,则有AmB100-xCx,其中,x<100-m-x,且0<x<m,0<m<100;
S2.根据元素间的混合焓值,设A-B间的混合焓值为ΔHmix1,B-C间的混合焓值为ΔHmix2,A-C间的混合焓值为ΔHmix3;
S3.假设各元素原子间完美结合,则有体系的总混合焓H为各元素原子间的相互结合之和,对于1molAmB100-xCx,x个A原子、x个B原子和x个C原子之间结合形成的混合焓ΔH1=x×(ΔHmix1+ΔHmix2+ΔHmix3);
S4.对于剩余的(m-x)个A原子和(100-m-2x)个B原子之间形成的混合焓为ΔH2;
S5.将步骤S3和步骤S4相加为体系最大负混合焓,即ΔH=ΔH1+Δ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2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