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多场耦合缺陷综合检测评价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1896.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岭;赵伟;王珅;于歆杰;彭丽莎;邹军;汪芙平;董甲瑞;桂林;龙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G01N2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耦合 缺陷 综合 检测 评价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多场耦合缺陷综合检测评价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待测管道进行多场耦合磁化;对管道进行缺陷检测;对缺陷处的信号进行采集,以得到缺陷处的三维泄漏磁信号和阻抗电信号;对缺陷处的三维泄漏磁信号和阻抗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三维泄漏磁信号和阻抗电信号进行解耦分析,以得到解耦后的缺陷漏磁信号和涡流阻抗电信号;对解耦后的涡流阻抗电信号进行阻抗分析,并进行缺陷类型区分,以区分出腐蚀缺陷和裂纹缺陷;对解耦后的缺陷漏磁信号进行量化分析,并采用神经网络缺陷量化方法对缺陷的尺寸进行量化评价。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管道中的腐蚀和裂纹缺陷并进行尺寸量化,有效实现缺陷的综合检测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多场耦合缺陷综合检测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磁无损检测中,对管道等铁磁性材料进行缺陷检测和评价是对被测工件安全评估的基础。最常见的缺陷类型包括腐蚀缺陷和裂纹缺陷,腐蚀缺陷是管道等铁磁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一种缺陷,严重时会导致工件的失效或破坏;裂纹缺陷是管道等铁磁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最最危险的一种缺陷,是导致工件发生脆性破坏的因素,同时又会促进裂纹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对腐蚀和裂纹缺陷的综合检测意义重大。然而,现有的漏磁检测技术仅能检测腐蚀缺陷,难以有效检测裂纹缺陷。
相关技术中,管道环焊缝类裂纹缺陷三轴漏磁内检测线信号判定方法,利用三轴高清晰漏磁内检测线信号特征判定管道环焊缝类裂纹缺陷尺寸,但该方法仅能对管道环焊缝类的裂纹缺陷进行识别和判定,无法有效识别非环焊缝处的疲劳裂纹、腐蚀裂纹等缺陷。另外,基于交直流复合磁化的漏磁检测内外壁缺陷的识别方法,采用交直流复合磁化的方法进行缺陷识别,但该方法仅能识别内外壁缺陷,不能进一步识别腐蚀和裂纹缺陷,且无法进行缺陷量化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多场耦合缺陷综合检测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管道中的腐蚀和裂纹缺陷并进行尺寸量化,有效实现缺陷的综合检测评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多场耦合缺陷综合检测评价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多场耦合缺陷综合检测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待测管道进行多场耦合磁化;步骤S2:沿管道轴向匀速前进,以对管道进行缺陷检测;步骤S3:对缺陷处的信号进行采集,以得到缺陷处的三维泄漏磁信号和阻抗电信号;步骤S4:对所述缺陷处的三维泄漏磁信号和阻抗电信号进行预处理;步骤S5:对预处理后的所述三维泄漏磁信号和阻抗电信号进行解耦分析,以得到解耦后的缺陷漏磁信号和涡流阻抗电信号;步骤S6:对所述解耦后的涡流阻抗电信号进行阻抗分析,并根据信号的相位角进行缺陷类型区分,以区分出腐蚀缺陷和裂纹缺陷;步骤S7:对所述解耦后的缺陷漏磁信号进行量化分析,并采用神经网络缺陷量化方法对缺陷的尺寸进行量化评价。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多场耦合缺陷综合检测评价方法,通过多场耦合磁化,有效提高了获取缺陷信息的多向同步探测能力,结合缺陷泄漏磁信号和阻抗电信号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能够同时检测管道中的腐蚀和裂纹缺陷,并在区分缺陷类型后,进一步结合漏磁检测信号进行缺陷尺寸量化,有效实现缺陷的综合检测评价,克服了单一漏磁检测技术无法有效识别裂纹缺陷的限制,可靠性高、检测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并且可以适用于各种铁磁性管道、钢板的缺陷检测评价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磁多场耦合缺陷综合检测评价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待测管道进行多场耦合磁化,进一步包括:采用永磁体或直流线圈提供饱和直流磁化场,同时采用交流线圈提供高频交流磁化场,其中,所述高频交流激励频率在20-100kHz范围内,且交流磁化方向沿管道径向,直流磁化方向沿管道轴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1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