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花紫珠组合物及其治疗咽炎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1547.0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6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锋;陈梁;刘厚权;夏淑英;李海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普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1/05;A61K36/85;A61P11/04;A61P31/14;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343100 江西省吉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珠 组合 及其 治疗 咽炎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花紫珠提取物的组合物,具体提供一种具有治疗咽炎作用的裸花紫珠提取物组合物,该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由45‑58份裸花紫珠总黄酮、35‑52份裸花紫株总苯乙醇苷和28‑40份裸花紫珠总酚酸组成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组合物的应用,该组合物中三种组分均提取自裸花紫珠,其成分明确,各组分间协同发挥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和/或预防咽炎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花紫珠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裸花紫珠提取物组合物及其治疗咽炎的应用。
背景技术
咽炎是一种常见并且多发的疾病,对人的饮食、发声、呼吸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急性咽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肺肾阴虚,感受外邪,邪毒由口鼻而入,热毒壅盛,风热痰火引起。现代医学则认为急性咽炎的病因包括三种:①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其次为鼻病毒,流感病毒;②细菌感染:甲型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以组乙型链球菌感染最严重。③物理化学因素:高温、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其中,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咽炎占40~60%,由细菌引起的急性咽炎约占5~40%,是急性咽炎的主要病因。
急性咽炎是咽部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多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众所周知,2009年4月始发于北美洲的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爆发,是由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甲型H1N1流感患者、隐性感染患者为主要的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过程产生的飞沬,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部分病例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可见,咽炎虽为小病,却不容忽视。
另一方面,慢性咽炎则主要有以下病因: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②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③长期物理、化学因素刺激;④由于职业原因造成用噪过度;⑤由于全身因素,如慢性支气管炎、咽部菌群失衡、反流性食管炎等诱发本病。最常见的是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咽炎的。
临床上西药治疗效果欠佳,尤其针对慢性咽炎,长期服用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非常显著。传统中药在治疗急、慢性咽炎方面主要集中于滋肾润肺,泻火解毒,通过抑制咽部炎症病理形态学的发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等方式实现对咽炎的治疗,并无法直接有效的对咽部的炎症实现根本性治疗。
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是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其药用部位为地上干燥部分,是一种海南大宗性道地药材,同时也是海南黎族医生常用药材之一。其中的有效成分有环烯醚萜类、黄酮类、醌类、挥发油、木聚糖类、有机酸类等,目前裸花紫珠的药理活性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止血(2)抗炎(3)抑菌(4)细胞毒活性(5)增强免疫。
裸花紫珠是一种药理作用较广泛的抗菌消炎药,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肺炎链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部分研究表明裸花紫珠在抗病毒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专利申请CN105535273A中公开了裸花紫珠颗粒在抗肠病毒方面的应用,专利申请CN105395712A公开了裸花紫珠颗粒在抗呼吸性病毒方面的应用,专利申请CN104906266A公开了裸花紫珠具有抗柯萨奇病毒的作用。此外,裸花紫珠还可通过抑制毛细管的通透性,对早期的炎症渗出、肿胀有明显的抗炎性反应作用。崔会新等(《裸花紫珠片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4月第12卷第4期)应用裸花紫珠制剂治疗咽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慢性单纯性及肥厚性的咽炎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但上述现有技术中裸花紫珠相关制剂服用剂量大,有效成分不明确、治病机理不清楚、质量标准可控性差等缺点,难于满足药物“安全、有效、可控、稳定”的要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普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普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1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华绒螯蟹养殖用保肝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