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硬件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0473.9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7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西;詹松龄;陈军;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7 | 分类号: | H04B17/17;H04B1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屈婉祎;魏嘉熹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硬件 检测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射频硬件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完成配置的信号源仪表与射频硬件的第一检测端口连接后,利用软件编程对射频硬件进行配置;在打开信号源仪表的输出开关并启动完成配置的射频硬件后,通过利用预设的采样工具和解析工具,对射频硬件输出的第一测试信号进行采样和解析,以确定第一测试信号的实部和虚部;通过将第一测试信号的实部和虚部与第一参考数据进行比对,确定射频硬件是否存在故障;当射频硬件存在故障时,将信号源仪表依次与射频硬件的第二检测端口以及第三检测端口连接,并重复上述信号获取和比对步骤,直至确定射频硬件的故障位置。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故障定位,节约资源的同时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射频硬件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射频硬件通路是移动终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整个终端迅速而准确地接收和发送通讯信息,是传输信息的重要载体和重要通道,实时及准确地保证射频硬件通路正常是移动终端功能正常的一个必要条件。
为了保证终端射频硬件接收通路的功能正常,需要对射频硬件子卡功能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利用多个终端的多个驻留小区的射频质量参数信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概率分布函数及异常概率,并将数据其它相同待测设备比对以确定是否异常;但其需要驻留小区及多个通路良好待测设备。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射频硬件的接收通路在传输数据时的功率指数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但需要有完整的基带版本及使用该射频的终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射频硬件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射频硬件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完成配置的信号源仪表与所述射频硬件的第一检测端口连接后,利用软件编程对所述射频硬件进行配置;
在打开所述信号源仪表的输出开关并启动完成配置的所述射频硬件后,通过利用所述预设的采样工具和解析工具,对所述射频硬件输出的第一测试信号进行采样和解析,以确定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实部和虚部;
通过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实部和虚部与第一参考数据进行比对,确定所述射频硬件是否存在故障;
当所述射频硬件存在故障时,将所述信号源仪表依次与所述射频硬件的第二检测端口以及第三检测端口连接,并重复所述通过所述预设的采样工具和解析工具,对所述射频硬件输出的第一测试信号进行采样和解析,以确定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实部和虚部的步骤至所述通过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实部和虚部与第一参考数据进行比对,确定所述射频硬件是否存在故障的步骤,直至确定所述射频硬件的故障位置。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信号源仪表的接收信号频率、接收信号强度、接收数据类型、输出端口以及射频信号的开关进行配置,以实现所述完成配置的信号源仪表。
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测端口是所述射频硬件的接收天线端口,所述将完成配置的信号源仪表与所述射频硬件的第一检测端口连接,利用软件编程对所述射频硬件进行配置,包括:
配置所述射频硬件的启动系统参数,所述启动系统参数包括射频硬件的供电、时钟、软件地址映射、硬件地址映射、数据通道、总线控制和管脚对应的信号控制中的至少一种;
对完成所述启动系统参数配置的所述射频硬件进行初始化;
对完成初始化的所述射频硬件进行工作状态的配置。
可选的,所述在打开所述信号源仪表的输出开关并启动完成配置的所述射频硬件后,通过利用所述预设的采样工具和解析工具,对所述射频硬件输出的第一测试信号进行采样和解析,以确定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04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