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土壤酸碱度监控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9879.5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辰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4L29/08;H04W4/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网关 土壤酸碱度传感器 土壤酸碱度 物联网技术 肥料 监控管理 通讯模块 施肥 采集 信息传输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 肥效 分发数据 控制模块 控制指令 农业环境 数据库层 土壤类型 作物根系 间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土壤酸碱度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酸碱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农业环境和作物密度和高度;信息传输系统,包括通讯模块和通讯网关,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数据或控制指令在所述通讯网关与土壤酸碱度传感器、数据库层和控制模块间通信;所述通讯网关用于分发数据。本发明智能控制系统按照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生长期进行施肥,有利于提高施肥精度,节省肥料,同时肥料随水进入作物根系附近,有利于防止肥料深层流失,不仅提高了肥效,增加了作物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物联网监测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土壤酸碱度监控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表现出不同的酸性或碱性。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常以酸碱度来衡量。土壤之所以有酸碱性,是因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当氢离子的浓度大于氢氧离子的浓度时,土壤呈酸性;反之呈碱性;两者相等时则为中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30% 和25%,且现有耕地中 2/3 是中低产田,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 30%-40%(发达国家已达 50%-70%)。化 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水平高而利用率低并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土壤沙化、 碱化、盐渍化严重,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与世界粮食高产国家相比甚至要低一半以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人口剧增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土壤酸碱度监控管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土壤酸碱度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酸碱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农业环境和作物密度和高度;信息传输系统,包括通讯模块和通讯网关,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数据或控制指令在所述通讯网关与土壤酸碱度传感器、数据库层和控制模块间通信;所述通讯网关用于分发数据,并将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数据库层或将数据库层的指令通过通讯模块发送给控制模块或土壤酸碱度传感器;应用服务层,其与上述数据库层通信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土壤酸碱度传感器采集的农 业环境和作物密度和高度进行处理后发送给数据库层进行储存,同时系统判断自动控制条件,如果满足,则发送控制命令回数据库层;如果激发自动报警条件,则向下述报警模块发 送报警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智能控制应用于土壤酸碱度监测领域,解决土壤酸碱度系 统中人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其次,智能控制系统按照土壤类型、作物种类 和生长期进行施肥,有利于提高施肥精度,节省肥料,同时肥料随水进入作物根系附近,有 利于防止肥料深层流失,不仅提高了肥效,增加了作物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土壤酸碱度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酸碱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农业环境和作物密度和高度;信息传输系统,包括通讯模块和通讯网关,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数据或控制指令在所述通讯网关与土壤酸碱度传感器、数据库层和控制模块间通信;所述通讯网关用于分发数据,并将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数据库层或将数据库层的指令通过通讯模块发送给控制模块或土壤酸碱度传感器;应用服务层,其与上述数据库层通信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土壤酸碱度传感器采集的农 业环境和作物密度和高度进行处理后发送给数据库层进行储存,同时系统判断自动控制条件,如果满足,则发送控制命令回数据库层;如果激发自动报警条件,则向下述报警模块发 送报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辰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辰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9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