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连接激波管低压段与真空泵的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9820.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2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虎;曹雄;王苏;熊壮;范秉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瑞东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波管 端头 阀门 阀体 阀头 波纹管 连接座 螺杆 低压段 真空泵 螺纹 压套 真空泵连接 部下端面 端面接触 旋合连接 后接头 中心孔 侧管 旁管 下端 压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激波管低压段与真空泵的阀门。该阀门包括阀体、波纹管(4)、连接座(8)、螺杆(9)和阀头(11);阀体的端头(1)与激波管连接,旁管(3)与真空泵连接;阀头(11)位于阀体的端头(1)内,阀体的端头(1)位于激波管的侧管内,当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阀头(11)的“T”形上部下端面与端头(1)的端面接触,阀头(11)的“T”形下端通过螺纹与波纹管(4)一端固定连接,波纹管(4)的另一端与连接座(8)固定连接,压套(7)固定在连接座(8)的中心孔内,螺杆(9)的一端通过螺纹与压套(7)固定连接,螺杆(9)的中部与后接头(5)和压帽(6)为旋合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波管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激波管低压段与真空泵的阀门。
背景技术
激波管是通过入射基波和反射基波对介质进行一维均匀绝热非等熵压缩的实验设备。激波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低廉,能提供范围宽广的实验参量,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气体物理学、化学动力学和航空声学的研究中都广泛地使用激波管。近来,激波管又开始在气体激光、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为满足导弹、核武器等的发展需要,研制出了多种多样的激波管,并产生了诸如激波风洞(见风洞)等多种新型实验装置。
目前大部分激波管上采用的阀门是通过在激波管上打孔焊接接管,利用接管连接普通阀门,然后再与真空泵连接。这样的传统方法弊端非常明显,首先,如果焊接内径较大的连接管,其虽然会缩短抽真空所用时间,但是由于其过大的接管口会影响激波在形成过程中的稳定性,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最终影响实验的效果;而如果所焊接连接管内径过小,虽然对激波的形成影响较小,但是由于接管内径小,会显著增加实验前低压段抽真空的时间,明显增加实验所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激波管低压段与真空泵的阀门,解决传统连接方法存在影响基波形成稳定性和实验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具有密封性良好、实验影响非常小等高保真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接激波管低压段与真空泵的阀门包括阀体、波纹管、后接头、压帽、压套、连接座、螺杆和阀头;阀体由端头、主管和旁管三部分构成,阀体为“T”形,“T”形上部的两端分别为端头和主管,“T”形下部为旁管,端头与激波管连接,旁管与真空泵连接;阀头为“T”形结构,阀头位于阀体的端头内,阀体的端头位于激波管的侧管内,当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阀头的“T”形上部下端面与端头的端面接触,阀头的“T”形下端插入波纹管一端中心孔内,并阀头的“T”形下端通过螺纹与波纹管一端固定连接,波纹管的另一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压套固定在连接座的中心孔内,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与压套固定连接,后接头通过螺栓固定在压帽内表面上,压帽的凸缘固定在在阀体的主管端部,螺杆的中部与后接头和压帽为旋合连接,螺杆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手轮。
所述阀头的“T”形上部与“T”形下部焊接结构,其中阀头的“T”形上部是从激波管的主管管壁沿阀体端头与激波管的主管相贯线切削下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激波管切削部分作为阀门的阀头,使其能够和激波管内壁非常好的吻合,解决了传统阀门对基波形成过程造成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实验时间过长的弊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连接激波管低压段与真空泵的阀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连接激波管低压段与真空泵的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9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