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09776.9 | 申请日: | 201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4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姜洪权;高建民;王晓桥;王泉生;夏锋社;贺帅;程雷;李华;昌亚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10/764 | 分类号: | G06V10/764;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卷积 神经网络 焊缝 缺陷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建立综合考虑池化域与其所在特征图特征分布的池化模型,引入修正因子μ对最大池化特征进行修正将ReliefF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作为特征选择方法;构建具有上述池化模型和特征选择方法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以最小化代价函数为目标进行迭代,以训练形成焊缝缺陷识别神经网络,实现焊缝缺陷类型的识别。本发明方法避免了传统焊缝缺陷识别方法须人工提取特征的过程,且较传统改进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缺陷识别率有进一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缝缺陷自动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焊缝缺陷自动识别领域,传统方法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人工选取提取与特征的过程,该过程耗时费力,而且特征的选取是否合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对于识别正确率有较大影响。
卷积神经网络经典池化模型(最大池化模型和平均池化模型)在对不同特征分布的池化域进行特征提取时,缺乏动态自适应性,导致提取特征不精确。
焊缝缺陷数据属于小样本、非海量的数据,而在非海量数据的情形下,卷积神经网络的学习不充分,从而使模型不能达到最优的特征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避免传统方法人工特征选择的过程;对神经网络的经典池化模型和特征选择方法做出改进,得到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将待识别焊缝图像送入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实现焊缝缺陷类型的自动识别。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建立综合考虑池化域与其所在特征图特征分布的池化模型,引入修正因子μ对最大池化特征进行修正;将ReliefF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作为特征选择方法;构建具有上述池化模型和特征选择方法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以最小化代价函数为目标进行迭代,以训练形成焊缝缺陷识别神经网络,将待识别焊缝图像送入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实现焊缝缺陷类型的识别。
具体的,构建池化模型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1、获取当前池化域的特征方差σP与池化域所在特征图的特征方差σFM;
S102、构建综合考虑池化域与其所在特征图特征分布的池化模型。
进一步的,步骤S102中,池化模型表达如下:
其中:池化域大小为n×n,S为池化模型提取的池化特征,Fij表示输入特征图F在(i,j)处的特征值,σP为池化域内特征方差,σFM为池化域所在特征图方差,μ为修正因子。
更进一步的,修正因子μ为池化域内特征值之和与特征极差的差与特征值之和的比例,具体计算如下:
μ=(tsum-tmax+tmin)/tsum
其中,tsum为池化域内特征值之和,tmin为池化域内最小特征值,tmax为池化域内最大特征值。
具体的,建立基于ReliefF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特征选择方法的步骤如下:
S201、根据类间比例,类内随机的抽样方法获取子样本集M;
S202、获取在样本集上提取到的用于分类的特征集合T,采用ReliefF算法对特征集合进行处理,得到初始特征权值向量L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9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