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动机的冷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09297.7 | 申请日: | 201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6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黎振安;萧瑞滨;郑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动机 冷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电动机的冷却结构,包含一套管以及复数主分流壁,其中套管具有一环周面,且环周面包含一第一半环周面以及一第二半环周面。主分流壁系相互平行地设置于套管的环周面上以形成复数主流道。各主分流壁包含一主缺口,其中两相邻主分流壁的两主缺口分别配置于第一半环周面上以及第二半环周面上。藉由环周面上呈交错配置的主分流壁的主缺口,提供冷却介质以交错式的路径进行流动,藉此提高旋转电动机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旋转电动机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旋转电动机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旋转电动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复合式工具机上进行高速旋转的加工。由于旋转电动机因定子铁心的铁损以及线圈的铜损而产生热量,当旋转电动机用于驱动工具机的主轴时,高温所导致的热变形将会严重地影响加工精度。因此在马达壳体上设计冷却流道,通入冷却液直接与壳体接触进行冷却成为现今的旋转电动机散热设计的趋势。
现有的冷却流道有以彼此不交叉并呈平行的方式并排形成多条的螺旋状流道设计,并于长轴之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藉由冷却介质从入水口进入并经螺旋状流道后从出水口流出以带走热量,达到散热冷却之目的。然而,此种螺旋状的流道设计属于连续式的流道,其冷却路径的距离较长,会造成压力损失增加而导致冷却介质之流速由入水口向出水口递减之现象而导致冷却效率之降低。
因此,如何透过冷却流道之设计来降低流道内压力之损失并提高冷却效率,已成为旋转电动机冷却设计上的一大挑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动机的冷却结构,其提高旋转电动机的散热效率。
缘是,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旋转电动机的冷却结构,包含一套管以及复数主分流壁,其中套管具有一环周面,且环周面包含一第一半环周面以及一第二半环周面。主分流壁相互平行地设置于套管的环周面上以形成复数主流道。各主分流壁包含一主缺口,其中两相邻主分流壁的两主缺口分别配置于第一半环周面上以及第二半环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旋转电动机的冷却结构更包含套设于套管上的外壳,其中外壳包含一入水孔以及一出水孔,且入水孔以及出水孔是分别设置于外壳的两端并分别对应于两主流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对应入水孔的主流道的宽度大于对应出水孔的主流道的宽度,其中对应入水孔的主流道的宽度与对应出水孔的主流道的宽度的比例介于2至3倍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旋转电动机的冷却结构更包含复数副分流壁,相互平行地设置于各主流道上以形成复数副流道,其中各副分流壁包含两分别配置于第一半环周面上以及第二半环周面上副缺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对应入水孔的主流道的副流道数量大于对应出水孔的主流道的副流道数量,其中对应入水孔的主流道的副流道数量与对应出水孔的主流道的副流道数量的比例介于2至3倍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分流壁以及副分流壁呈梯状外形,其中各梯状外形主分流壁以及副分流壁包含一具有一第一长度顶部以及一具有一第二长度底部,且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介于0.2至0.8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旋转电动机的冷却结构藉由环周面上呈交错配置的主分流壁的主缺口,提供冷却介质以交错式的路径进行流动,藉此提高旋转电动机的散热效率。此外,透过主流道从入水孔至出水孔的递减式流道宽度设计以及各主流道从入水孔至出水孔中副流道数量的差异设计,以加强出口处散热效果,使旋转电动机整体散热更均匀。再者,藉由主分流壁以及副分流壁的梯状外形结构来提升散热面积,以加强整体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冷却结构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9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
- 下一篇:电机水冷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