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电装置及受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07906.5 | 申请日: | 201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4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汤浅浩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38;B60L53/39;H01F27/36;H01F38/1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送电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电装置及受电装置。送电装置具备第一线圈(50)和第二线圈(51),第一线圈(50)及第二线圈(51)形成为使得第一电流方向成为第二电流方向的相反方向,第一线圈(50)包括与第二线圈(51)相邻的第一相邻部分(71)和相对于第一环绕轴(O1)而位于第一相邻部分(71)的相反侧的第一远离部分(72),第二线圈(51)包括与第一线圈(50)相邻的第二相邻部分(81)和相对于第二环绕轴而位于第二相邻部分(81)的相反侧的第二远离部分(82),第一相邻部分(71)位于比第一远离部分(72)靠上方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送电装置及受电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以非接触方式传送电力的非接触充电系统。非接触充电系统具备送电装置及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装置传送电力(参照日本特开2013-15481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6154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614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1082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26327号公报)。
例如,日本特表2016-526280号公报记载的车辆充电垫具备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以及模块式铁氧体块。
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配置于模块式铁氧体块。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为多匝环形线圈,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相互相邻地配置。
模块式铁氧体块形成为板状。模块式铁氧体块包含多个铁氧体瓦。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表2016-526280号公报记载的车辆充电垫中,当上述的车辆充电垫从送电垫接受电力时,电流在车辆充电垫的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中流动,车辆充电垫受电。
然而,在上述的车辆充电垫那样的受电装置中,如果不对2个线圈的形状或配置进行研究来实现耦合系数的提高,则由于搭载2个线圈而受电装置的体格容易变大。同样,在送电装置中也产生同样的课题。
本公开鉴于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耦合系数的提高及装置的小型化的送电装置及受电装置。
本公开的送电装置具备:第一线圈,形成为包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环绕轴的周围;及第二线圈,形成为包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环绕轴的周围。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形成为,在输送电力时,若将在第一线圈中流动的电流以在第一环绕轴的周围环绕的方式流动的电流方向设为第一电流方向,将在第二线圈中流动的电流以在第二环绕轴的周围环绕的方式流动的电流方向设为第二电流方向,则第一电流方向成为第二电流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述第一线圈包括与第二线圈相邻的第一相邻部分和相对于第一环绕轴而位于第一相邻部分的相反侧的第一远离部分,第二线圈包括与第一线圈相邻的第二相邻部分和相对于第二环绕轴而位于第二相邻部分的相反侧的第二远离部分,第一相邻部分位于比第一远离部分靠上方处。
根据上述的送电装置,在输送电力时,在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周围形成磁通。以包围第一线圈的第一远离部分、第二线圈的第二远离部分的周围的方式形成磁通。在第一线圈的第一相邻部分、第二线圈的第二相邻部分的周围也形成磁通。第一相邻部分及第二相邻部分相邻地配置。在第一相邻部分及第二相邻部分的周围形成的磁通以跨第一相邻部分及第二相邻部分的方式形成。
以跨第一相邻部分及第二相邻部分的方式流动的磁通的实效半径大于以包围第一远离部分或第二远离部分的周围的方式流动的磁通的实效半径。
以跨第一相邻部分及第二相邻部分的方式流动的磁通容易向上方鼓出。其结果是,容易到达在送电装置的上方配置的受电装置。
在上述的送电装置中,第一相邻部分位于比第一远离部分靠上方处,第二相邻部分位于比第二远离部分靠上方处。
第一相邻部分及第二相邻部分比第一远离部分及第二远离部分更接近受电装置,以跨第一相邻部分及第二相邻部分的方式形成的磁通、来自送电装置的磁通容易到达受电装置。因此,能够提高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之间的耦合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7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