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听力阈值进行编程的无线对讲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7776.5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蓝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威耳听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讲装置 听力 编程 无线对讲装置 对讲功能 听力测试 听力问题 无线对讲 编程器 咽喉 交流 讲话 输出 说话 人群 通讯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了基于听力阈值进行编程的无线对讲装置,包括第一对讲装置、第二对讲装置和编程器,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听力阈值进行编程的无线对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双方使用者的纯音测听结果;S2、依据使用者的纯音测听结果分别对第一对讲装置的第一DSP芯片和第二对讲装置的第二DSP芯片进行编程;S3、第一对讲装置与第二对讲装置相互通讯以实现对讲功能。可依据交流双方的听力测试结果进行编程,为其输出符合其听力状态的声音。该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面对面较多交流的场合,适合所有听力状态的人群。有听力问题的人可以正常聆听的同时保护听力;而讲话者也无需提高嗓门说话,可以保护到讲话者的咽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讲装置,特别涉及基于听力阈值进行编程的无线对讲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多年来对听力问题十分重视,根据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听力残疾2780万人,约有80万重度、极重度耳聋且每年新增先天性聋2~3万名,而随着听力检查手段精细化的改进,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隐性听力损伤人群。因为噪声污染、不当的耳机使用导致出现听力问题的人群日益增多,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你可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其中沟通交流不便的问题普遍存在听损人士的生活当中。
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各种扩音装置来应对听损人群的沟通问题,而这种对讲装置都是采用线性放大技术把发言人的语音直接放大一定强度再输出给听损者的,但众所周知,听损是有不同程度和状态的,这些声音的输出并不考虑个体的听力状态,很容易造成使用者进一步的损害。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医生或业务员等可能在工作中要长期使用对讲装置,他们的听力也可能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听力阈值进行编程的无线对讲装置与方法,可依据交流双方的听力测试结果进行编程,为其输出符合其听力状态的声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基于听力阈值进行编程的无线对讲装置,包括第一对讲装置、第二对讲装置和编程器,所述第一对讲装置包括第一DSP芯片、第一信号接收装置和第一信号发射装置,所述第一信号接收装置与第一DSP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对讲装置包括第二DSP芯片、第二信号接收装置和第二信号发射装置,所述第二信号接收装置与第二DSP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装置与第二信号发射装置无线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发射装置与第二信号接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编程器能分别与第一DSP芯片和第二DSP芯片连接。由此,编程器可对第一对讲装置和第二对讲装置进行编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听力阈值进行编程的无线对讲装置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编程器连接。由此,可通过上位机中的软件对对第一对讲装置和第二对讲装置进行编程,将设置相关参数和输出增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讲装置还包括第一声音采集装置和第一A/D转换器,所述第一声音采集装置与第一A/D转换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A/D转换器与第一信号发射装置电性连接。由此,第一声音采集装置能采集声音信号并传送到第一A/D转换器进行转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讲装置还包括第一放大器和第一声音播放装置,所述第一声音播放装置与第一放大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与第一DSP芯片电性连接。由此,第一声音播放装置可播放第一放大器输出的声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讲装置还包括第二声音采集装置和第二A/D转换器,所述第二声音采集装置与第二A/D转换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A/D转换器与第二DSP芯片电性连接。由此,第二声音采集装置能采集声音信号并传送到第二A/D转换器进行转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讲装置还包括第二放大器和第二声音播放装置,所述第二声音播放装置和第二放大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与第二DSP芯片电性连接。由此,第二声音播放装置可播放第二放大器输出的声音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威耳听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威耳听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77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