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聚乳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7445.1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东为富;胡琼恩;李婷;张洪吉;马丕明;陈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51/02;C08K5/20;C08K9/04;C08K3/34;C08K5/098;C08F25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刘秋彤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乳酸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热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聚乳酸树脂和淀粉复合物;淀粉复合物与聚乳酸树脂的重量比为1:99~50:50;所述淀粉复合物包含淀粉接枝共聚物及成核剂,所述淀粉接枝共聚物与成核剂的重量比为100:(1~100);所述的淀粉接枝共聚物是经改性剂处理后的淀粉与接枝单体共聚制备得到;所述成核剂为有机成核剂和有机改性无机成核剂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复合物与聚乳酸树脂的重量比为2:98~40:60;所述淀粉复合物中所含淀粉接枝共聚物与成核剂的重量比为100:(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热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成核剂为酰胺化合物、酰肼化合物、磷酸金属盐类化合物、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类化合物;所述的有机改性无机成核剂为经过改性的滑石粉、蒙脱土、埃洛石或凹凸棒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热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酰胺化合物为乙撑双硬脂酰胺EBS、TMC-328或CZ500;所述的酰肼化合物为TMC-300、CHC-300或TMC-306;所述的磷酸金属盐类化合物为苯基膦酸锌、SanulaterTMHK162或SanulaterTMHK160;所述的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类化合物为2-氯苯甲酸钠、叔丁基苯甲酸铝、对叔丁基苯甲酸羟基铝Al-PTBBA或β-萘甲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耐热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改性剂与淀粉重量比为1:100~1:10,改性淀粉与接枝单体的重量比为1:1~1: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热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改性剂与淀粉重量比为1:100~1:10,改性淀粉与接枝单体的重量比为1:1~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热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为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丙烯酰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烯基琥珀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的接枝单体为苯乙烯或丙烯酸类单体中的一种或两者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热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丁酯。
9.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耐热聚乳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热聚乳酸组合物是由聚乳酸树脂和淀粉复合物经熔融共混制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之一:
(1)将成核剂与淀粉接枝共聚物的乳液按照一定的固含量比例搅拌共混,再进行充分干燥,制备得到淀粉复合物;
(2)将成核剂与淀粉接枝共聚物直接进行高速混合,制备得到淀粉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74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