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油降阻圆柱滚子轴承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06912.9 | 申请日: | 201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2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元超;王爱红;秦帅;牛新立;万勇;张千玉;李畅;郑德强;刘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元超 |
| 主分类号: | F16C19/36 | 分类号: | F16C19/36;F16C33/58;F16C33/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200 山东省德州市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油 轴承外圈 油环 轴承内圈 阻油环 转动 轴承垫圈 圆柱滚子轴承 外出 出油孔 进油端 进油孔 降阻 均布 孔位 控油 内阻 轴承技术领域 圆柱滚子 润滑油 环周 进油 上套 | ||
本发明属于轴承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控油降阻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及圆柱滚子,轴承内圈的出油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轴承垫圈,轴承垫圈通过内出油环、外出油环与轴承外圈连接,内出油环随轴承垫圈转动,外出油环随轴承外圈转动,内出油环、外出油环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出油孔,在内出油环、外出油环上的部分出油孔的孔位重叠时处于出油状态;在轴承内圈的进油端上套设有随轴承内圈转动的内阻油环,在轴承外圈的进油端内设置有随轴承外圈转动的外阻油环,内阻油环、外阻油环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进油孔,在内阻油环、外阻油环上的部分进油孔的孔位重叠时处于进油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降低润滑油搅拌产生的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控油降阻圆柱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同行业在圆柱滚子轴承产品中,轴承属于完全开式的润滑,润滑油进入轴承中,对旋转轴承进行润滑,但是润滑油的流量无法控制,也对轴承旋转产生了一定的搅拌阻力。国外有文献资料验证,由于润滑搅拌产生的阻力,对整个轴承旋转力矩的影响达到30%。因此,轴承在使用中,若要降低旋转力矩,就必须降低润滑油的搅拌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控制进入轴承内部润滑油从而降低润滑油搅拌阻力的控油降阻圆柱滚子轴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控油降阻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及若干个周向均布在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的圆柱滚子,所述轴承内圈的轴向尺寸小于轴承外圈的轴向尺寸,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在进油端对齐,轴承内圈的出油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轴承垫圈,轴承垫圈通过内出油环、外出油环与轴承外圈连接,所述内出油环随轴承垫圈转动,所述外出油环随轴承外圈转动,所述内出油环、外出油环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出油孔,在所述内出油环、外出油环上的部分出油孔的孔位重叠时处于出油状态,所有出油孔的孔位不重叠时则无法出油;在轴承内圈的进油端上套设有随轴承内圈转动的内阻油环,在轴承外圈的进油端内设置有随轴承外圈转动的外阻油环,所述内阻油环、外阻油环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进油孔,在内阻油环、外阻油环上的部分进油孔的孔位重叠时处于进油状态,所有进油孔的孔位不重叠时则无法进油。
在上述的一种控油降阻圆柱滚子轴承中,所述轴承垫圈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内出油环的内圈嵌入并固定在第一环形凹槽内、外圈紧贴轴承外圈的内壁设置;所述轴承外圈位于出油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外出油环的外圈嵌入并固定在第二环形凹槽内、内圈紧贴轴承垫圈的外壁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控油降阻圆柱滚子轴承中,所述外出油环位于内出油环的外侧,且外出油环的内侧面与内出油环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控油降阻圆柱滚子轴承中,所述轴承内圈位于进油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环形凹槽,内阻油环的内圈嵌入并固定在第三环形凹槽内、外圈紧贴轴承外圈的内壁设置;所述轴承外圈位于进油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环形凹槽,外阻油环的外圈嵌入并固定在第四环形凹槽内、内圈紧贴轴承内圈的外壁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控油降阻圆柱滚子轴承中,所述外阻油环位于内阻油环的外侧,且外阻油环的内侧面与内阻油环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发明在轴承内圈、外圈上安装带进油孔的内阻油环、外阻油环及在轴承外圈与轴承垫圈之间安装带出油孔的内出油环、外出油环,轴承在旋转中,内阻油环、外阻油环上的进油孔及内出油环、外出油环上的出油孔会出现重叠,也就是位置一致时,润滑油进出,位置不一致时,润滑油无法进出。
2、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调节安装方便,可以灵活地控制通过轴承内的润滑油量,降低润滑油搅拌产生的阻力,对降低启动力矩有明显的作用,使用效果良好。
3、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轴承因润滑产生的阻力,降低轴承使用中的旋转力矩,进而减少能量损耗,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提升会降低全球环境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元超,未经唐元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6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