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溴还原吸收用二氧化硫的自动调节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6637.0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升;杨金水;张连军;左玉伟;王法;刘艺;段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9 | 分类号: | C01B7/09;C01B17/5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马倩 |
地址: | 30045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硫气体 还原 制溴 二氧化硫 吸收 在线检测仪器 分析数据 含量监测 气体制取 丝杠转动 吸收装置 信号传输 在线检测 卤水 计量泵 传感器 硫磺 吹出 酸法 提溴 下料 过量 燃烧 保证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溴还原吸收用二氧化硫的自动调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ⅰ)二氧化硫气体制取;(ⅱ)卤水空气吹出酸法提溴;(ⅲ)保持二氧化硫气体微过量和(ⅳ)二氧化硫气体在线百分含量监测。本发明利用在线检测仪器对制溴过程还原吸收装置内二氧化硫气体进行百分含量在线检测分析,并设定系统内二氧化硫气体百分含量在规定值范围内,通过传感器对分析数据进行信号传输,然后通过PLC控制硫磺计量泵下料丝杠转动频率,使单位时间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稳定,保证还原吸收后,装置内二氧化硫气体百分含量在设定值内,实现制溴还原吸收用二氧化硫的自动调节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卤水空气吹出酸法提溴生产中二氧化硫调节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制溴还原吸收用二氧化硫的自动调节工艺。
背景技术
现空气吹出酸法制溴卤水中溴离子被氯气氧化吹出解析后,生成的游离溴与水,多使用二氧化硫气体进行还原吸收;而二氧化硫气体是由硫磺在高温下与空气反应制取的。工艺上主要是定性观察吹废液为无色,同时用淀粉碘化钾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目的主要是要求二氧化硫气体过量,若小于工艺要求,人为增加硫磺计量泵下料丝杠转动频率,增加硫磺下料量保证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满足工艺要求;若大于工艺要求较多,人为降低硫磺计量泵下料丝杠转动频率,减小硫磺下料量保证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满足工艺要求,避免硫磺原料浪费。此工艺缺点,一是人为操作加大了职工劳动强度;二是观测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工艺不稳定;三是人为观测造成硫磺消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溴还原吸收用二氧化硫的自动调节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溴还原吸收用二氧化硫的自动调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ⅰ)二氧化硫气体制取
向硫磺燃烧炉加入硫磺,在200℃~550℃温度下,硫磺与空气中的氧气以质量比为1:1的比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ⅱ)卤水空气吹出酸法提溴
将步骤(ⅰ)制取得到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卤水中,二氧化硫与卤水中溴离子被氯气氧化吹出解析后,生成的游离溴与水还原吸收,生成主要成分为氢溴酸的溶液;
(ⅲ)保持二氧化硫气体微过量
步骤(ⅱ)还原吸收的二氧化硫气体微过量,保持其百分含量在15PPm~45PPm范围内;
(ⅳ)二氧化硫气体在线百分含量监测
对步骤(ⅲ)中的微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在线百分含量监测,PLC系统根据在线二氧化硫气体百分含量监测数值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反馈信号进行自动调节硫磺计量泵下料丝杠转动频率,使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满足还原吸收用量后,过量部分百分含量在15PPm~45PPm范围内,保证工艺正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溴还原吸收用二氧化硫的自动调节工艺,利用在线检测仪器对制溴过程还原吸收装置内二氧化硫气体进行百分含量在线检测分析,并设定系统内二氧化硫气体百分含量在规定值范围内,通过传感器对分析数据进行信号传输,然后通过PLC控制硫磺计量泵下料丝杠转动频率,使单位时间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稳定,保证还原吸收后,装置内二氧化硫气体百分含量在设定值内,实现制溴还原吸收用二氧化硫的自动调节的工艺,稳定生产工艺参数,维持较佳的工艺控制,最终降低硫磺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制溴还原吸收用二氧化硫的自动调节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制溴还原吸收用二氧化硫的自动调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ⅰ)二氧化硫气体制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6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