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玉米须水提液制备抗菌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6123.5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8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霞;潘宇翔;袁国淇;李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一同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纳米颗粒 玉米须水 抗菌 提液 制备 硝酸银水溶液 玉米须 蒸馏水 化学试剂 环境净化 静止放置 绿色环保 平均粒径 形状规则 医疗领域 抑制细菌 制备过程 硝酸银 水中 加热 过滤 离子 冷却 溶解 沸腾 残留 合成 生长 应用 表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玉米须水提液制备抗菌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玉米须与蒸馏水加热保持沸腾,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玉米须水提液;将硝酸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成硝酸银水溶液;将硝酸银水溶液与玉米须水提液混合,调节pH=6‑8,温度在40‑60℃,静止放置12‑24h,离心,得到固体用水洗,干燥,得到抗菌银纳米颗粒。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抗菌银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在20nm以下,且形状规则。本发明使用的玉米须价格低廉、且没有毒性,所制备的银纳米颗粒表面无化学试剂残留,且表现出了良好的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合成的银纳米颗粒可以应用于环境净化及医疗领域。本发明绿色环保。制备过程快捷、工艺简单、条件温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属于材料学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用玉米须水提液制备抗菌银纳米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纳米颗粒在电学、光学、生物医学和催化等领域展现出了十分优异的性能,尤其在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银纳米颗粒由于其生物兼容性、表面易修饰、小尺寸效应和极大的比表面积等特性,容易与病原微生物接触,从而发挥更大的生物效应,因此具有抗菌范围广和持续杀菌时间长的优点。然而,在对银纳米颗粒的利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银纳米颗粒的表面必须做到无化学试剂残留方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应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其中银纳米颗粒的品质直接取决于制备方法。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很多,总的来说可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还原法三大类。物理法即将块体或粉末状的银制成纳米级的银颗粒。常用的方法有激光烧蚀法、真空冷凝法和机械球磨法等。物理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生产费用昂贵,且颗粒的均匀性较差。化学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超声波还原法、微乳液法和化学置换法等。化学法的优点虽多,但化学法一般需引入化学试剂来做还原剂或分散剂,这就给环境及生物带来了潜在的风险。生物还原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银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分为微生物法和植物提取液法,生物还原法条件温和、安全、环保、能耗低。其中,植物提取液法相比于微生物法更具优势,它不需要复杂的过程,如微生物细胞培养和多个净化步骤。植物提取液的来源广泛,提取便利,用植物提取液合成的银纳米颗粒无毒、无污染,更利于银纳米颗粒在医学上的应用。目前,采用的植物主要包括西袖皮、红枣、橙子和称猴桃等。玉米须在中国的分布广泛,是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柱及柱头,价格低廉,无毒,便于储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有药用价值,但尚未见用玉米须提取液来合成得到银纳米颗粒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玉米须水提液制备抗菌银纳米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用玉米须水提液制备抗菌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1g:10~20ml的比例,将玉米须与蒸馏水加热保持沸腾5-15分钟,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玉米须水提液;
(2)将硝酸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成0.5-1.5mg/ml硝酸银水溶液;
(3)按体积比为1:5~15,将硝酸银水溶液与玉米须水提液混合,调节pH=6-8,温度在40-60℃,静止放置12-24h,离心,得到固体用水洗,干燥,得到抗菌银纳米颗粒。
步骤(1)优选为:按1g:15ml的比例,将玉米须与蒸馏水加热保持沸腾10分钟,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玉米须水提液。
步骤(2)优选为:将硝酸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成1mg/ml硝酸银水溶液。
步骤(3)优选为:按体积比为1:10,将硝酸银水溶液与玉米须水提液混合,调节pH=7,温度在50℃,静止放置18h,离心,得到固体用水洗2-4次,干燥,得到抗菌银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抗菌银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在20nm以下,且形状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6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