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关注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05659.5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8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梁喆;周舒畅;张一山;朱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关注度 货架 视频帧图像 移动轨迹 智能识别技术 获取目标 距离目标 购物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关注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货架的多个视频帧图像;从多个视频帧图像中识别行人的移动轨迹;根据距离目标货架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轨迹,确定行人对目标货架上物品的关注度。本发明能够较为全面地知晓行人在购物过程中,物品被关注的程度,提高了分析物品受欢迎程度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品关注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超市、便利店等无人购物场所中,顾客选购好物品后去往收银台,工作人员通过扫描设备扫描物品上的标签获得物品信息,从而为顾客结账。这种方式中,购物场所或供货方通常仅能通过顾客最终的购物清单进行数据分析,获知物品的受欢迎程度或者每个顾客的购物偏好等信息,难以获知顾客在选购过程中,货架上都有哪些物品被顾客关注过,以及被关注的程度等,导致对商品受欢迎程度的分析精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关注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以提高物品受欢迎程度分析的精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关注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货架的多个视频帧图像;从多个视频帧图像中识别行人的移动轨迹;根据距离目标货架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轨迹,确定行人对目标货架上物品的关注度。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从多个视频帧图像中识别行人的移动轨迹的步骤,包括:通过预设的神经网络对视频帧图像中的行人进行目标检测,得到行人的检测数据;检测数据通过检测框标识;根据多个视频帧图像中,相邻视频帧图像之间或者相隔预定数量视频帧图像之间的检测数据的重叠程度,确定属于同一个行人的检测数据;连接同一个行人的检测数据,得到行人的移动轨迹。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通过预设的神经网络对视频帧图像中的行人进行目标检测,得到行人的检测数据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一神经网络对视频帧图像中的行人进行行人检测,得到行人的人形数据;该人形数据通过人形检测框标识;或者,通过第二神经网络对视频帧图像中的行人进行人头检测,得到行人的人头数据;人头数据通过人头检测框标识。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根据多个视频帧图像中,相邻视频帧图像之间或者相隔预定数量视频帧图像之间的检测数据的重叠程度,确定属于同一个行人的检测数据的步骤,包括:计算相邻视频帧图像之间或者相隔预定数量视频帧图像之间的,两两检测数据对应检测框的重叠面积和共占面积;计算重叠面积和共占面积的比值;判断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比值阈值;如果是,确定比值对应的两个检测数据属于同一个行人的检测数据。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为移动轨迹添加跟踪标识;其中,跟踪标识与移动轨迹所属的行人相匹配。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根据距离目标货架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轨迹,确定行人对目标货架上物品的关注度的步骤,包括:根据行人的位置信息以及目标货架的位置信息,确定行人与目标货架的空间距离;从行人的移动轨迹中,提取空间距离小于设定空间阈值的轨迹片段;根据轨迹片段所属移动轨迹的跟踪标识,统计目标货架对应的第一标识数量;根据第一标识数量,确定行人对目标货架上物品的关注度。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为目标货架划分多个子区域;根据距离目标货架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轨迹,确定行人对目标货架上物品的关注度的步骤,包括:从轨迹片段中,提取属于每个子区域的子片段;统计各个子区域对应的子片段的第二标识数量;根据第二标识数量,确定各个子区域内物品的关注度。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行人对目标货架上物品的关注度,绘制目标货架上物品的热力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5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扫地机器人的用户异常行为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