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片集成脊间隙波导及宽带圆极化漏波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5621.8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石树杰;曹文权;曾志远;吕昕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13/20;H01Q13/22;H01Q13/26;H01Q15/24;H01Q19/02;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片集成 漏波天线 金属化过孔 宽带圆极化 金属贴片 波导 上层矩形金属贴片 电磁带隙 金属脊 哑铃状 下层 外围 蘑菇状结构 上层介质板 下层介质板 圆极化辐射 缝隙阵列 紧密贴合 矩形环状 馈电探针 匹配探针 频率扫描 上下两层 电磁波 高增益 介质板 金属地 矩形条 宽频带 平坦度 上表面 圆极化 两排 泄漏 上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片集成脊间隙波导及宽带圆极化漏波天线。所述基片集成脊间隙波导包括上层介质板、上层外围金属化过孔、上层矩形金属贴片、两个矩形环状金属贴片、下层介质板、下层外围金属化过孔、金属脊、电磁带隙EBG结构、金属地、馈电探针、匹配探针;下层中央两排金属化过孔和哑铃状金属贴片构成基片集成金属脊;电磁带隙EBG结构由设置于哑铃状金属贴片中间矩形条带两侧的周期性蘑菇状结构单元构成,用于限制电磁波向两侧泄漏;上下两层介质板紧密贴合。宽带圆极化漏波天线为:上层矩形金属贴片上表面设置缝隙阵列,实现圆极化辐射。本发明保持了漏波天线宽频带和频率扫描特性的同时,实现了圆极化和高增益平坦度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导型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片集成脊间隙波导及宽带圆极化漏波天线。
背景技术
漏波天线具备特有的宽工作频带和频率扫描特性,在防撞雷达、无线定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圆极化天线有助于减少无线通信中极化失配、多径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圆极化漏波天线在智能公路交通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脊间隙波导具有传输损耗小,工作频段易于设计,带宽宽等优点,因此结合脊间隙波导,设计上层辐射缝隙阵列结构,形成漏波天线是惯用的手段。然而,传统脊间隙波导为金属腔体结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此外,在漏波天线的设计中,在较宽的工作频带内保持良好的增益平坦度是一个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片集成脊间隙波导及宽带圆极化漏波天线,从而在保持宽工作频带和频率扫描特性的同时,在整个工作频带内实现圆极化和高增益平坦度。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片集成脊间隙波导,包括上层介质板、上层外围金属化过孔、上层矩形金属贴片、矩形环状金属贴片一、矩形环状金属贴片二、下层介质板、下层外围金属化过孔、金属脊、电磁带隙EBG结构、金属地、馈电探针、匹配探针;
上层矩形金属贴片设置于上层介质板的上表面,上层外围金属化过孔设置于上层介质板四周,矩形环状金属贴片一设置于上层介质板的下表面,上层矩形金属贴片通过上层外围金属化过孔与矩形环状金属贴片一连通;所述矩形环状金属贴片二设置于下层介质板的上表面,下层外围金属化过孔设置于下层介质板四周,金属地设置于下层介质板的下表面,矩形环状金属贴片二通过下层外围金属化过孔与金属地连通;所述上层介质板与下层介质板紧密贴合,矩形环状金属贴片一、矩形环状金属贴片二完全重合,保证上层矩形金属贴片、上层外围金属化过孔、下层外围金属化过孔、金属地整体连接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脊由下层中央两排金属化过孔、哑铃状金属贴片构成;哑铃状金属贴片设置于下层介质板的上表面,且哑铃状金属贴片与馈电探针、匹配探针满足阻抗匹配;下层中央两排金属化过孔设置于哑铃状金属贴片中间矩形条带边缘,哑铃状金属贴片通过下层中央两排金属化过孔与金属地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带隙EBG结构由周期性蘑菇状结构单元构成,周期性蘑菇状结构单元分别设置于哑铃状金属贴片中间矩形条带两侧,用于限制电磁波向两侧泄漏;
每个蘑菇状结构单元由小方形金属贴片和中央金属化过孔组成;小方形金属贴片设置于下层介质板的上表面,中央金属化过孔设置于下层介质板内,小方形金属贴片通过中央金属化过孔与金属地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探针和匹配探针分别穿过哑铃状金属贴片两端的圆孔与上层矩形金属贴片相连,馈电探针和匹配探针分别通过圆孔与金属脊耦合。
一种基于基片集成脊间隙波导的宽带圆极化漏波天线,上层矩形金属贴片上表面设置缝隙阵列,实现圆极化辐射。
进一步地,所述缝隙阵列由两列沿中心线依次成对排布的缝隙构成,各缝隙中心与中心线距离四分之一波导波长,相邻两对缝隙之间距离一个波导波长,每对缝隙内部中心间距四分之一波导波长,且与中心线夹角分别成正负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5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