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绳压接固定装置的压接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4597.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7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G11/05 | 分类号: | F16G11/05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李时云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固定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绳压接固定装置,包括内嵌筒、外套筒;所述内嵌筒轴向两侧逐渐变窄成型为尖端,所述内嵌筒中部向内凹陷成型有夹持槽,所述内嵌筒由一对呈半圆环截面的内嵌半筒扣合拼接而成;所述外套筒为轴向方向上外窄内宽的空心筒状结构,所述外套筒由一对外套半筒扣合拼接而成,一对外套半筒分别设有定位孔并插设螺栓进行固定,一对外套筒相近端周向均布有穿线孔。一种钢丝绳压接固定装置的压接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反捻钢丝绳;步骤,插入内嵌半筒;步骤,钢丝绳复位;步骤,再次设置内嵌半筒;步骤,限定内嵌半筒位置;步骤,套设外套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压接固定装置的压接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输配电线路拉线回头弯尾线一直采取铁丝捆绑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拉线上。铁丝捆绑工艺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较高,制作人员操作时也较费时费力,若操作不当,会使捆绑铁丝受伤及表面镀锌层破坏导致绑线生锈,严重的会锈断。为了防止回头弯尾线捆绑铁丝锈蚀,巡线人员要对拉线回头弯尾线捆绑铁丝进行检查并每隔两至叁年做一次防锈处理,维护工作量较大。
申请日2012.06.14,申请号201210194069.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输配电线路拉线回头弯尾线压接固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输配电线路拉线预先插入接续管,然后将拉线一端弯回头形成回头弯尾线,再次插入接续管,进行加压,从而将输配电线路拉线的回头弯尾线通过接续管固定在拉线上。本发明用导线叠压压接固定方法来压接拉线回头弯尾线,可提高工作效率并免维护。上述专利通过设置接续管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拉线需要长时间承受拉力作用,极容易导致从接续管中滑脱,因此需要设计更加牢固的接续方法。
现有技术也存在通过U型夹进行加固的方式,所述U型夹对电力拉线的夹紧力较高,但是长期使用仍存在滑脱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丝绳压接固定装置以及压接固定方法,通过在钢丝绳内设置内嵌管,极大的增加了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双孔位U型夹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外套筒将股绳仅仅套紧在内嵌筒上,进一步增加摩擦力避免内嵌筒滑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丝绳压接固定装置,包括
内嵌筒一只,用以插接在钢丝绳内;
外套筒一对,用以套接在所述内嵌筒两端;
所述内嵌筒轴向两侧逐渐变窄成型为尖端,所述内嵌筒中部向内凹陷成型有夹持槽,所述内嵌筒由一对呈半圆环截面的内嵌半筒扣合拼接而成;
所述外套筒为轴向方向上外窄内宽的空心筒状结构,所述外套筒由一对外套半筒扣合拼接而成,一对外套半筒分别设有定位孔并插设螺栓进行固定,一对外套筒相近端周向均布有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槽沿所述内嵌半筒轴向设有至少两只。
进一步的,所述内嵌半筒的平直面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可拆卸连接有限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为盲孔,所述限位件为可伸缩杆体。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为通孔,所述限位件为螺栓副。
一种钢丝绳压接固定装置的压接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反捻钢丝绳:
使用夹具,同时夹住钢丝绳上距离不小于100mm的两点,沿着钢丝绳的股绳捻绕方向的反向进行捻动,使得钢丝绳的股绳逐渐沿着绳芯径向向外呈弧形凸起;
步骤2,插入内嵌半筒:
步骤2.1:扩张任两只股绳的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职业学院,未经淄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4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多楔带
- 下一篇:一种绳卡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