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用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4579.8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孝彦;明石真一;饭泽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西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15/3236 | 分类号: | F16J15/3236;F16J15/3284;F16J15/326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密封件 | ||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在泥水等进入了旋转用密封件内的大气侧圆环状空洞部分的情况下的轴向唇部的泼水性、并且能够防止密封性的降低和转矩的增大的旋转用密封件。用于水平旋转轴或倾斜旋转轴的旋转用密封件(1)具有:由圆筒部(2A)和朝外凸缘部(2B)构成的抛油环(2);由圆筒部(3A)和朝内凸缘部(3B)构成的芯骨(3);以及包括接合于芯骨(3)的基体(4A)以及与朝外凸缘部(2B)的轴向内表面(2C)滑动接触的轴向唇部(4B)的密封构件(4),具备位于轴向唇部(4B)的径向外侧的唇部泼水抑制体(5),在唇部泼水抑制体(5)的顶端与朝外凸缘部(2B)的轴向内表面(2C)之间存在间隙,即使唇部泼水抑制体(5)被施加水压而发生弹性变形,唇部泼水抑制体(5)的顶端也不与轴向内表面(2C)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输送用机械或一般机械等中的水平旋转轴或倾斜旋转轴中使用的旋转用密封件。
背景技术
作为例如在汽车的车轮支承用的轴承装置等的水平旋转轴或倾斜旋转轴中使用的旋转用密封件,存在具有如下构件的旋转用密封件:抛油环,由圆筒部和从所述圆筒部的轴向的一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朝外凸缘部构成;芯骨,由圆筒部和从所述圆筒部的轴向的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朝内凸缘部构成;以及密封构件,由接合于所述芯骨的基体以及包括从所述基体延伸的、与所述朝外凸缘部的轴向内表面滑动接触的轴向唇部的密封唇部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3)。
这样的旋转用密封件是在将抛油环的圆筒部安装于径向内侧构件(例如轴承的内圈)、并且将芯骨的圆筒部安装于径向外侧构件(例如轴承的外圈)的状态下使用的。
专利文献1的旋转用密封件(第一图的组合密封件A)在抛油环的朝外凸缘部的顶端与芯骨的圆筒部的顶端之间的间隙形成迷宫式间隙(B),并且将所述朝外凸缘部的顶端和所述圆筒部的顶端设为倾斜面(C)。通过这样的结构,利用所述迷宫式间隙来将泥水等向旋转用密封件内的大气侧圆环状空洞部分的浸入抑制为微量,并且能够利用所述倾斜面将侵入了所述大气侧圆环状空洞部分的泥水等顺畅地排出到外部。
专利文献2的旋转用密封件(图1)在抛油环的朝外凸缘部的顶端与覆盖芯骨的圆筒部的顶端的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件(4),并且使所述朝外凸缘的外侧的侧面(B)相比于覆盖所述圆筒部的顶端的所述密封构件的端面(A)向内侧后退规定的后退量(L)。通过这样的结构,不会伴随结构的复杂化而是能够谋求提高密封性。
专利文献3的旋转用密封件(图2)在为了抑制滑动发热而省略了径向唇部(图6的符号68)的结构中,在与抛油环(31)的凸缘部(33)的轴向端面(33a)滑动接触的作为轴向唇部的第一侧方唇部(19)的径向外侧位置设置有作为轴向唇部的第二侧方唇部(20),在第二侧方唇部(20)的顶端部与所述轴向端面(33a)之间的间隙形成有迷宫式密封件(41)。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利用第二侧方唇部保护第一侧方唇部免受泥水等异物的影响的同时,能够消除因追加第二侧方唇部所引起的转矩的增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832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0657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0273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旋转用密封件中,抛油环的朝外凸缘部的顶端与芯骨的圆筒部的顶端之间的间隙作为迷宫式密封件发挥功能,在专利文献2的旋转用密封件中,抛油环的朝外凸缘部的顶端与覆盖芯骨的圆筒部的顶端的密封构件之间的间隙作为迷宫式密封件发挥功能。因而,泥水等难以从所述间隙浸入旋转用密封件内的大气侧圆环状空洞部分。
然而,在专利文献1和2的旋转用密封件中,旋转用密封件内的大气侧圆环状空洞部分以轴向唇部(侧方唇部)为边界,因此在泥水等浸入了所述大气侧圆环状空洞部分时轴向唇部被泼水的可能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西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中西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4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