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检测卡、检测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4043.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赖演媚;刘灵辉;赖柔贝;罗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爱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罗尧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卡 甘露聚糖 层析膜 检测盒 胶板 金标垫 吸水垫 吸附 蛋白 样品流动方向 胶体金标记 蛋白抗原 检测对象 检测结果 首尾相接 特异性强 检测区 检测线 灵敏度 兔多抗 样品垫 质控区 检测 小鼠 制备 灵敏 感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检测卡,包括胶板,在胶板上按照样品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首尾相接的样品垫、金标垫、层析膜和第一吸水垫,层析膜和所述胶板之间设有第二吸水垫,层析膜上设有检测区和质控区,金标垫上吸附有胶体金标记的抗马尔尼菲蓝状菌甘露聚糖蛋白的小鼠多抗,在检测线上吸附有抗马尔尼菲蓝状菌甘露聚糖蛋白的兔多抗。采用本发明的检测卡或检测盒能快速灵敏的检测马尔尼菲蓝状菌甘露聚糖蛋白抗原的存在,明确检测对象是否被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本发明的检测卡或检测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5分钟内即可得出检测结果,操作十分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尔尼菲蓝状菌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检测卡、检测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尔尼菲青霉菌(PM)又名马尔尼菲蓝状菌,本种是双相真菌,可引起马尔尼菲蓝状菌病(PSM),是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的全身性疾病。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者尤以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居多。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可发生于健康者,但更多见于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者。越南研究结果显示PSM在AIDS患者的机会性感染中居第3位。随着HIV感染者日见增多,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报道也逐年增加。
PM多侵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是侵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即肺、肝、肠淋巴组织、淋巴结、脾、骨髓、肾和扁桃体等,以肺及肝最为严重。PM能侵入机体,在营养丰富的深部组织器官生长繁殖,造成致命损伤,主要累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常播散全身,病死率高,是一种严重的深部真菌病。
对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可应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唑类药物进行系统治疗,但由于发病隐匿,早期不为患者重视,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致使病情危重而威胁生命。
甘露聚糖蛋白(Mp1p)是马尔尼菲蓝状菌细胞壁特异性多糖抗原,应用于PSM感染检测方面具有良好前景。有研究结果表明血清Mp1p抗原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快速检测PSM病。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POCT检测技术,以胶体金作为显色标志物。胶体金颗粒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可与蛋白质分子等带正电基因静电结合,同时不影响其生物特性,从而可以与待检物(抗体、抗原、小分子等)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实现相应待检分子的快速检测。
目前市场上尚无临床注册批准的马尔尼菲蓝状菌诊断产品,因此,在马尔尼菲蓝状菌临床诊断领域,迫切需要一种诊断试剂产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检测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检测卡,包括胶板,在所述胶板上按照样品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首尾相接的样品垫、金标垫、层析膜和第一吸水垫,所述层析膜和所述胶板之间设有第二吸水垫,所述层析膜上设有检测区和质控区,所述金标垫上吸附有胶体金标记的抗马尔尼菲蓝状菌甘露聚糖蛋白的小鼠多克隆抗体。其中,所述胶板优选为硬质的聚氯乙烯底板;所述层析膜优选为硝酸纤维素膜。
优选地,所述检测区包被有抗马尔尼菲蓝状菌的甘露聚糖蛋白兔多克隆抗体,所述质控区包被有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检测马尔尼菲蓝状菌时,采用甘露聚糖蛋白兔多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其检测灵敏度明显优于采用相应的鼠多克隆抗体。优选地,所述检测区设于所述样品垫和质控区之间。
优选地,所述检测区的靠近所述样品垫的一侧设有检测线,所述检测线上包被有马尔尼菲蓝状菌的甘露聚糖蛋白兔多克隆抗体。
优选地,所述质控区的靠近所述样品垫的一侧设有质控线,所述质控线上包被有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爱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爱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4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球菌的检测卡、检测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癌细胞快速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