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梁平面转体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3591.7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仲维玲;朱红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对称 转体施工 主支墩 支墩 施工 悬臂梁段 转体结构 支承梁 转体 节段 钢筋混凝土梁 施工成本低 辅助支撑 施工工期 施工过程 有效解决 中支撑 顶升 梁体 配重 支承 成型 桥梁 支撑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梁平面转体施工方法,所施工非对称梁为支撑于主支墩上的钢筋混凝土梁,非对称梁以主支墩为界分为悬臂梁段和支承于辅助支墩上的支承梁段,支承梁段位于主支墩外侧上方,悬臂梁段位于主支墩内侧上方;非对称梁中支撑于辅助支墩上的节段为辅助支撑节段;对非对称梁进行平面转体施工时,包括步骤:步骤一、转体系统施工;步骤二、支墩施工;步骤三、梁体成型施工;步骤四、平面转体施工。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通过两次配重并结合转体前对转体结构进行外侧顶升,能有效解决转体结构跨越辅助支墩的难题,简便、快速完成桥梁转体施工过程,施工过程安全,并且施工工期短,投入施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对称梁平面转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上跨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铁路营业线行车安全,尽量避免在线路上搭设支架施工,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可以使桥梁建设过程中不对列车通行造成影响。转体施工就是既有交通线的单侧或两侧修建主体结构,然后借助转动体系将主体结构转体到桥梁设计线位,转体过程中需进行监测与控制。根据转动方向的不同,转体法可分为竖转法、平转法(即平面转体法)与平竖结合法。由于竖转法受地形限制较大,逐步被平转法或结合法所取代。采用平转法进行转体施工时,通常均采用桥梁转体系统对转体梁进行转体施工。非对称梁是指桥梁转体系统两侧的梁段不对称的梁,当转体梁为非对称梁时,由于桥梁转体系统两侧的梁段不对称,因而转体结构稳定性和平衡性难以控制,尤其是梁体长度大且重量大时,平面转体施工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非对称梁平面转体施工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通过两次配重并结合转体前对转体结构进行外侧顶升,能有效解决转体结构跨越辅助支墩的难题,简便、快速完成桥梁转体施工过程,施工过程安全,并且施工工期短,投入施工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对称梁平面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非对称梁平面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施工非对称梁为支撑于主支墩上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非对称梁以主支墩为界分为悬臂梁段和支承于辅助支墩上的支承梁段,所述支承梁段位于主支墩外侧上方,所述悬臂梁段位于主支墩内侧上方;所述支承梁段的长度大于悬臂梁段的长度,所述支承梁段的重量大于悬臂梁段的重量,所述非对称梁中支撑于辅助支墩上的节段为辅助支撑节段;
对所述非对称梁进行平面转体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转体系统施工:在主支墩的底部施工一个桥梁平面转体系统;
步骤二、支墩施工:在步骤一中所述桥梁平面转体系统上施工主支墩,同时对辅助支墩进行施工,并对辅助支墩上用于支撑所述非对称梁的支座进行施工;
步骤三、梁体成型施工:采用支架法对所述非对称梁进行施工,施工成型的所述非对称梁支撑于步骤二中所述主支墩上;
步骤四、平面转体施工:对所述非对称梁进行平面转体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401、第一次配重:对悬臂梁段进行第一次配重;
步骤402、转体结构竖向顶升:采用外侧竖向顶升装置对主支墩的底部外侧进行竖向顶升,使所述非对称梁的所述辅助支撑节段底部高度高于辅助支墩上所述支座的顶面高度;
步骤403、第二次配重:步骤402中竖向顶升完成后,对所述非对称梁的悬臂梁段进行第二次配重;
步骤404、平面转体施工:利用所述桥梁平面转体系统对所述非对称梁进行平面转体施工,直至将所述非对称梁水平转动到位;
步骤405、高程调整:采用内侧竖向顶升装置对主支墩的底部内侧进行竖向顶升,竖向顶升过程中将步骤402中所述外侧竖向顶升装置进行下放,直至将所述非对称梁调整至设计位置且所述支承梁段支撑于辅助支墩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35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