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03304.2 | 申请日: | 2018-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烈;肖宇翔;李翔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B7/06;H04B7/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20012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处理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可包括:信号传输装置确定复数个射频通道分别对应的均衡系数;该射频通道用于传输宽带信号,该宽带由多载波拼接或载波聚合得到;该信号传输装置使用均衡系数对宽带信号进行射频通道校正;该均衡系数反映了射频通道对该宽带的带内信号的性能影响以及对该宽带的带外信号的性能影响。实施本申请,对宽带信号做射频校正时,可保证边缘子载波的校正性能,从而保证波束赋形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制定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称为5G网络架构。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 multiple-iput multiple-output,Massive MIMO)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Massive MIMO以大规模天线阵列的方式增加天线数量,从而增加系统容量,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提升频谱效率。
由于Massive MIMO使得无线收发机的上行、下行天线数量大量增加,因此对应的上行射频通道、下行射频通道数量也大量增加。其中,每个射频通道对传输的信号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为了保证Massive MIMO场景下的波束赋形的性能,需要进行射频通道校正,以使得各个射频通道对传输的信号的影响尽可能相同,即使得各个射频通道的响应尽可能相同。
在5G NR的Massive MIMO场景下,如何进行射频通道校正,以保证波束赋形的性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对宽带信号做射频校正时,可保证边缘子载波的校正性能,从而保证波束赋形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信号传输装置,该方法可包括:信号传输装置确定复数个射频通道分别对应的均衡系数;该射频通道用于传输宽带信号,该宽带由多载波拼接或载波聚合得到;该信号传输装置使用均衡系数对宽带信号进行射频通道校正;该均衡系数反映了射频通道对该宽带的带内信号的性能影响以及对该宽带的带外信号的性能影响。
实施第一方面的方法,由于均衡系数反映了射频通道对该宽带的带内信号的性能影响以及对该宽带的带外信号的性能影响,因此对宽带信号做射频校正时,可保证边缘子载波的校正性能,从而保证波束赋形的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可选实施例中,该信号传输装置可根据全带宽训练信号和全带宽环回信号,确定复数个射频通道分别对应的均衡系数;该全带宽环回信号由该全带宽训练信号经过该射频通道的传输得到。
可选的,在上述可选实施例中,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可根据该宽带的带内信号和带外信号,生成所述全带宽训练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信号传输装置根据全带宽初始训练信号和该宽带的带内信号,生成该宽带的带外信号。进一步地,该信号传输装置可根据该宽带的带内信号、带外信号和带外信号增益控制因子,生成全带宽训练信号。
可选的,在上述可选实施例中,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可将该全带宽训练信号通过射频通道进行传输,得到该全带宽环回信号。
可选的,在上述可选实施例中,该信号传输装置可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复数个射频通道分别对应的均衡系数:
其中,J为代价函数,T2(n)为全带宽训练信号,T′2(n-i)为全带宽环回信号,ci为均衡系数,n为采样点数,N为采样点总数,M为和射频通道对应的均衡器的抽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信号传输装置可通过以下公式对宽带信号进行射频通道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3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稀疏信道估计的时延估计方法
- 下一篇:距离测试设备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