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房内气体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02188.2 | 申请日: | 2018-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佰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柱 通孔 推板 气体监测装置 切割装置 阶梯槽 切割件 切割片 弹簧 杆部 盒体 壳体 病房 体内 安瓿瓶 弹簧套 盖体 延伸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房内气体监测装置,包括壳体、两个推板和切割装置,壳体包括盒体和盖体,盒体上设有第一通孔和两个第二通孔,盒体内设有环形柱;两个推板设置于盒体内,且分别位于环形柱的两侧;环形柱上还设有两个第一阶梯槽,每个第一阶梯槽均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切割装置包括两个切割件,每个切割件均包括第一T型杆、第一弹簧和切割片,第一T型杆的头部抵设于推板的一端,第一T型杆的杆部延伸至第一通孔内;第一弹簧套设于第一T型杆的杆部上;还包括两个第二弹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安瓿瓶;同时避免了医务人员与切割片的接触,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病房内气体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的主要特点是人流密度大和空气内污染物种类(CO2、VOC、细颗粒物等)多,而另一方面,医院内主要驻留人员为病患,病患大多数体质差,对环境空气质量更为敏感,因此,在医院类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相当有必要。然而,现有的医院里使用的气体监测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病房内气体监测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病房内气体监测装置,包括壳体、两个推板、切割装置和气体监测装置,壳体包括盒体和盖体,盒体上设有第一通孔和两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设置于盒体的中部;两个第二通孔分别设置于第一通孔的两侧;盒体内设有环形柱,环形柱的中轴线穿过第一通孔的圆心;两个推板设置于盒体内,且分别位于环形柱的两侧;环形柱上设有与推板相对应的两个第一阶梯槽,每个第一阶梯槽均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的宽度;第一凹槽设置于靠近推板的一端,第二凹槽设置于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切割装置包括与第一阶梯槽相对应的两个切割件,每个切割件均包括第一T型杆、第一弹簧和切割片,第一T型杆的头部抵设于推板的一端,第一T型杆的杆部依次穿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后延伸至第一通孔内;延伸至第一通孔内的第一T型杆的杆部的一端设置有切割片;第一弹簧套设于第一T型杆的杆部上,且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T型杆的头部相抵,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的底壁相抵;病房内气体监测装置还包括与推板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推板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环形柱上;盖体与盒体连接,盖体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盖体上还设有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两个第四通孔;气体监测装置包括粉尘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VOC浓度传感器、报警器和处理器,粉尘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VOC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处理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安瓿瓶切割器与气体监测装置合二为一,功能更加多样;具体地,可通过粉尘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VOC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同时处理器可将粉尘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VOC浓度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分别与其对应的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当粉尘量、CO2浓度或VOC浓度超出预设范围后,处理器将进一步的控制报警器报警,以便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另本发明在当切割器使用时,使用方便,同时避免了医务人员与切割片的接触,更加安全,且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安瓿瓶;具体地,使用时,首先将安瓿瓶的头部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然后按压两个推板以使第一T型杆、切割片在推板的推动下移动,以紧贴安瓿瓶的颈部;之后顺势旋转装置整体,此时安瓿瓶的颈部留下划痕,最后掰动装置整体即可完成安瓿瓶头部的折断;操作简单方便;使用结束后,松开推板,推板将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回弹,同时,第一T型杆和切割刀也将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回弹,以方便下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佰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佰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2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