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微生物肽CRAMP及其环肽在制备清除细菌生物膜的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1474.7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伟;吴俊伟;李晓芬;何星;付贵花;曾杨梅;陈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00 | 分类号: | C07K14/00;A61K38/16;A61P31/04;A61P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王贵君 |
地址: | 40071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cramp 及其 环肽 制备 清除 细菌 生物膜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抗微生物肽CRAMP及其环肽在制备清除细菌生物膜的药物中的应用,抗微生物肽CRAM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并将首尾环化,获得环肽CRAMP,经研究发现抗微生物肽CRAMP及其环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本研究对成熟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消除策略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医学临床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抗微生物肽CRAMP和环肽,以及抗微生物肽CRAMP和环肽在制备清除细菌生物膜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细菌生物膜(biofilm,BF)是多个细菌黏附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分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并将自身包裹其中形成的一种有组织的细菌集团,包含多糖、蛋白质、胞外DNA和脂质等,是一个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结构的生态系。生物膜形式的细菌有了EPS的保护,可以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以及抗菌药物的杀伤,耐药性增强,同时生物膜还能持续释放细菌,造成感染反复发作并且久治不愈。据报道,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可以呈现出比浮游菌高达1000倍的抗生素耐药,使得生物膜在临床更易引发难治性慢性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因此,急需寻找一种对细菌生物膜作用,尤其是对成熟生物膜的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抗微生物肽CRAMP在制备清除细菌生物膜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抗微生物肽CRAMP在制备囊性纤维化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抗微生物环肽CRAMP在制备清除细菌生物膜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抗微生物环肽CRAMP在制备囊性纤维化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抗微生物肽CRAMP在制备清除细菌生物膜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抗微生物肽CRAM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的,所述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2.抗微生物肽CRAMP在制备囊性纤维化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抗微生物肽CRAM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抗微生物环肽CRAMP在制备细菌生物膜清除细菌生物膜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抗微生物环肽CRAM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优选的,所述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更优选的,所述抗微生物环肽CRAMP的有效剂量浓度大于5μM。
4.抗微生物环肽CRAMP在制备囊性纤维化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抗微生物环肽CRAM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合成了抗微生物肽CRAMP及环肽,首次发现对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和抑制形成,且明显优于对照LL-37。由于医学临床中致死率很高的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肺炎,根本原因就是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难以清除,所以该研究对囊性纤维化肺炎治疗及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消除策略和机制的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医学临床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CRAMP和LL-37活菌数和生物膜量结果(A:LL-37;B:CRAMP;折线:生物膜活菌数;柱状图:生物膜量)。
图2为环肽CRAMP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野生标准株PAO1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折线:生物膜活菌数;柱状图:生物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14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