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门诊语音电子病历生成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8244.X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吕培军;陈青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0L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龙伟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门诊 语音 电子 病历 生成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门诊语音电子病历生成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采用在音频流中识别到记录关键词的情况下,根据在该记录关键词之后识别出来的文字,生成与该记录关键词对应的病历条目的病历内容的方式。由于记录关键词与病例条目相对应,在记录关键词之后识别出来的全部/部分文字填充到该相应的病历条目下,解决了医生需要通过鼠标或者键盘操作定位填充位置的问题,减少了医生中断检查操作计算机的机会,提高了电子病历填写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病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口腔门诊语音电子病历生成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病历对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以口腔门诊为例,在患者就诊时,医生一面需要使用仪器设备等为患者检查牙齿牙周情况,一面需要将检查和询问结果填写到病历中。如果医生随时将检查结果填写到病历中,这样完成的病历由于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填写,存在排版困难可读性差的问题;虽然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对电子病历进行后期排版的方式进行解决,但是随时填写病历的方式仍需要医生随时中断检查来填写病历,无论是病历填写效率还是诊断效率都有所影响,患者的就诊体验不佳。而如果医生在检查和问询完所有情况后,再统一进行病历填写,则会存在漏记、错记的问题。
为了解决病历填写效率的问题,在美国以及我国的部分城市开始普遍应用语音识别技术来快速生成电子病历。例如:在中国发明专利201410107684.5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云端语音分析识别单元识别语音并返回文本文档以转写电子病历的B/S构造的电子病历转写系统;在中国发明专利201721287794.X中公开了一种可以通过语音识别、键盘输入、鼠标输入等形式完成电子病历信息录入的本地系统,该系统还支持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电子病历远程输入。但是,上述这些方案都只能够机械地将语音识别为文本文字,至于这些文本文字需要录入到病历的哪些病历条目中,则需要由医生通过鼠标或者键盘操作来指定。例如将光标移动到相应的病历条目,接下来语音识别出来的文本文字都将逐一插入到光标位置。可见,采用上述的方案仍需要医生进行多次鼠标或者键盘操作,并不能够最大程度地解放医生的双手;并且,以目前的语音识别水平而言,语音识别系统难以区分哪些语音是医生发出的,哪些语音是患者发出的,在记录的同时还会把大量的无意义语句或者与病历条目无关的语句都填充到相应的病历条目中,这无疑增加了医生后期完成电子病历所需要的工作量。
为了能够进一步地减少医生填写电子病历的工作量,在中国发明专利201710168874.1中公开了将病情数据划分为多个分析单元,并根据病历条目识别特征确定每个分析单元所属的病历条目的方式。该方式能够部分解决传统的电子病历录入时需要由医生通过鼠标或者键盘操作来确定病历条目的填写位置的问题,但是该方式仍然无法解决在既有医生的语音,又有患者的语音的情况下,怎样避免将患者的语音作为医生的检查结果填写到电子病历中的问题。并且,该方式非常依赖于识别病例条目识别特征的识别模型,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还会存在诸如由于生僻语句训练不足而导致的无法分辨所属的病历条目所导致的漏填,或者分辨为错误的病历条目所导致的错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门诊语音电子病历生成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生成电子病历时医生需要通过鼠标或者键盘操作定位填充位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腔门诊语音电子病历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音频流,所述音频流包括医生与患者的语音对话信息;
对所述音频流中的语音对话信息进行语音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8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