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早熟优质多抗棉花的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7605.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连;吴国峰;韩振甫;董涛;韦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早熟 优质 多抗 棉花 育种 方法 | ||
1.一种高产早熟优质多抗棉花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亲本的选择与组配
利用表型性状及与表型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对备选种质资源进行选择,筛选出高产早熟品种、早熟优质抗病品种的或者高产抗病品种的至少两个优异亲本,并从优异亲本中筛选出两个优势互补的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代;
S2,低代大群体多生态选择、个性化/差异化选择鉴定、快速平衡选择“三位一体”复合育种体系
从S1所得F1代选择出优良单株400-600株在海南加代繁育,得到具有高产早熟抗病性状的F2代;
F2代群体种植8000-9000株,且平均种植在多个不同的生态区,利用个性化/差异化选择鉴定方法和快速平衡选择方法筛选出具有高产早熟优质抗病性状的F3代,取F3代400-600株在海南加代繁育,利用个性化/差异化选择鉴定方法和快速平衡选择方法筛选得到具有高产早熟优质抗病性状的F4代;
大群体选择与不同生态区棉农自定式种植鉴定、杂交组合配制地鉴定:F4代群体种植8000-9000株,且平均种植在多个不同的生态区,利用个性化/差异化选择鉴定方法和快速平衡选择方法筛选出具有高产早熟优质抗病性状的F5代,取F5代400-600株在海南加代繁育,F6代在杂交组合配制地进行新品种/系种植鉴定并同时进行不同生态区棉农自定式种植鉴定,获得高产早熟优质多抗的棉花新品种/系;
其中,个性化/差异化选择鉴定方法是:按照高产、早熟、优质和多抗的目标的次序进行差异筛选;其中高产的选择重点是铃数;早熟的选择重点是铃重、集中结铃和霜前皮产量;优质选择的重点是纤维长度和强度;多抗的选择重点是综合抗病指数;
快速平衡选择方法包括:①产量结构均数平衡选择,即选择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同时大于群体平均数的单株或品系;②偏弱性营养生长形态和光合性能指标PI辅助选择,即选择营养生长偏弱且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平衡、光合性能良好的单株或品系;③高产、早熟、株形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即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棉花品种进行优异基因鉴定,筛选出携带与高产、早熟、优质、抗病表型紧密相关基因的植株;④负相关性状平衡选择,即对高产与早熟、优质、抗性负相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负相关的性状进行平衡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早熟优质多抗棉花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优异亲本的数量为2-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早熟优质多抗棉花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多个不同生态区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以及黄河流域棉区不同亚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早熟优质多抗棉花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个性化/差异化选择鉴定具体方法是:按照高产、早熟、优质和多抗的目标的次序进行差异筛选;其中高产性状的选择以铃数为筛选标准;早熟性状的选择以株型紧凑、果枝上举、营养枝少、生育天数短为筛选标准;优质选择的重点是纤维长度和强度;多抗的选择以抗黄萎病指数和抗枯萎病指数为筛选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产早熟优质多抗棉花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与高产性状相关等位基因有:包括8个子棉产量基因、9个皮棉产量基因、5个单株铃数基因、6个铃重基因和10个衣分基因;与早熟性状相关的等位基因有:包括2个苗期早熟基因、3个蕾期或花铃期早熟基因、3个生育期早熟基因、7个果枝始节基因、6个始节高度基因;
所述8个子棉产量基因包括BNL3259-1、CGR5161-2、CGR6103-1、NAU1369-1、BNL1395-2、CGR6880-1、NAU3862-2、GH256-2;
所述9个皮棉产量基因包括BNL3259-1、CGR5161-2、CGR5031-2、CGR5193-2、DPL0742-1、NAU2691-2、BNL1395-2、DPL0491-2、GH256-2;
所述5个单株铃数基因包括DPL0852-1、NAU3467-2、NAU0453-1、GH256-2、MGHES18-3;
所述6个铃重基因包括CIR376-1、MUSS162-2、NAU2691-2、BNL3436-1、CGR6022-1、MUSB0338-1
所述10个衣分基因包括CGR5534-1、DPL0041-1、BNL4034-2、DPL0617-1、BNL1605-2、CGR5193-2、DPL0742-1、NAU3561-1、NAU1070-2、NAU2691-2;
所述2个苗期早熟基因包括GH112-1、NAU3398-1;
所述3个蕾期包括JESPR101-1、BNL4028-1、NAU1025-1;所述花铃期早熟基因为NAU1025-1;
所述3个生育期早熟基因包括NAU3398-1、NAU1102-1、NAU1025-1;
所述7个果枝始节基因包括DPL1024-1、JESPR201-1、NAU3561-1、NAU339801、DPL0522-1、NAU1025-1、NAU5195-1;
所述6个始节高度基因包括DC40182-1、DPL0852-1、JESPR201-1、DPL0215-1、NAU5046-1、NAU268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76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蔬菜授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