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模拟晒坯工艺的教学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97516.4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0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彪;余晓旭;梁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项丽丽 |
| 地址: | 467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拟 工艺 教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晒坯工艺的教学仪,涉及到教学教具领域,包括干燥箱体,干燥箱体内中间底部垂直布置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上方连接有旋转盘,旋转盘上连接有称量盘,干燥箱体右侧内表面对应称量盘位置上安装有底座,底座内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轴上安装有叶片,安装底座上安装有环状加热元件,干燥箱体上板开设有与称量盘位置对应的通孔,干燥箱体上板外表面设置有便携式显微镜和水分测定仪,干燥箱体上板外表面上连接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提升机,提升机可提升旋转盘上升至干燥箱上板处,旋转机构和加热机构配合模拟快速晒坯过程,通过显微镜和水分测定仪来比较晒坯过程中泥坯表面纹路和内部水分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晒坯工艺的教学仪,涉及到教学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模拟晒坯工艺的教学仪。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陶瓷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秞、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在这些工艺步骤中,晒坯是陶瓷加工起干燥作用的重要步骤,由于刚拉好的坯,含有大量水分,坯体强度较低,此时的泥坯就像豆腐一样脆弱,在装窑拿取的过程中,很容易破损,坯体需要经过阴干和阳光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后不仅可以增加其强度,还可以增加釉的吸附力。釉是湿的,在干坯上能够很好的附着在上面。目前对于晒坯的工艺流程传播了解度较低,且传统晒坯步骤所需时间较长,不便于快速观察晒坯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及其表面纹路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晒坯工艺的教学仪,主要用于模拟陶瓷加工晒坯过程,通过对其结构内部水分含量及表面纹路对比来学习晒坯工艺,解决传统晒坯工艺时间较久,不方便观察的缺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模拟晒坯工艺的教学仪,包括干燥箱体,所述干燥箱体底板中间部位安装有垂直布置的旋转电动机,所述旋转电动机顶端连接旋转轴一端,所述旋转轴另一端上固定套装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端面连接有称量盘;所述干燥箱体右板内表面对应称量盘位置横向安装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孔,所述孔内穿装有轴,所述轴伸出底座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叶片绕轴均布,所述轴另一端连接步进电动机,所述步进电机固定于安装底座内部,所述安装底座上面固定有环状护板,所述环状护板绕轴设置于叶片外围,所述环状护板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元件;所述干燥箱体上板开有与所述称量盘匹配对应的通孔,所述干燥箱体上板外表面靠近通孔位置安装有观察器底座,所述观察器底座连接金属软管下端,所述金属软管向上延伸端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便携式显微镜;所述干燥箱体上板外表面还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电机轴端连接有卷筒,所述卷筒上缠装有带挂钩的钢丝绳。所述卷筒设置于称量盘正上方,所述干燥箱体上板外表面还安装有水分测定仪。
为了进一步优化发明内容,以下技术方案是可选的:
可选的,所述旋转盘上端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插接凸头,所述称量盘下端面设置有与插接凸头配合的凹槽。
可选的,所述称量盘上端面设置有半球形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成排布置,所述防滑凸起表面有摩擦层。
可选的,所述称量盘上固定安装有绕轴均布的四个斜杆,所述斜杆顶端固定于一起,所述斜杆顶端设置于对应称量盘中心上方,所述斜杆顶端安装有向上的挂钩。
可选的,所述加热元件是环形卤素灯,所述叶片有两个,所述环状加热元件和所述旋转电动机分别电连接交流电源。
可选的,所述干燥箱体上板下表面对应通孔位置设置有两排平行的滑槽架,所述滑槽架上架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固定安装有滚轮在滑槽架内滑动,所述挡板一个自由端连接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于干燥箱上板内表面。
可选的,所述便携式显微镜包括显微镜本体,所述显微镜本体连接光电转换器,所述光电转换器连接液晶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7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