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硅精炼炉混合气体用供气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97454.7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0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洋 |
| 主分类号: | F27D7/02 | 分类号: | F27D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气体 有效控制 供气装置 中空壳体 工业硅 精炼炉 负压 氧气 气体控制机构 底部支撑 控制混合 螺纹调节 螺旋弹簧 气体流动 气体流量 受损现象 原料输入 最大扭矩 电动机 可变式 可控式 注入量 涡轮 基板 控压 供气 输出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硅精炼炉混合气体用供气装置,包括主中空壳体,所述主中空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底部支撑基板。本发明利用电动机和涡轮,产生气体流动,从而形成持续有效的气体输出,使得混合后的混合气体能够及时进入下一步骤,并且,该装置能够有效控制空气和氧气的注入量比,实现可变式的原料输入,而且,该装置具有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能够有效控制空气和氧气在同样负压的情况下的流动比,进而控制混合气体的质量,实用性强,此外,该装置具有最大扭矩力旋转控压机构,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能够有效控制该装置在进行供气时的最大气体流量和有效防止由于内部负压过大而造成的部件受损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硅精炼炉混合气体用供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硅精炼炉中,采用等径管三联通设计,在混合气体中的空气通常采用压缩机供气,一般的空气压缩机无法进行恒压控制,一旦空气压力过低,氧气压力增高时,很容易形成可燃爆炸气体,使流量计爆裂,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硅精炼炉混合气体用供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硅精炼炉混合气体用供气装置,包括主中空壳体,所述主中空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底部支撑基板,所述主中空壳体内部的中心设置有气体预留室,所述主中空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的内部均设置有连通气体预留室的进气管道孔,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的内部均安装有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所述主中空壳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支撑板结构,所述主中空壳体的顶部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涡轮安装外壳,所述涡轮安装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涡轮安装空间,所述涡轮安装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涡轮安装空间底部和气体预留室顶部的通气孔,所述涡轮安装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混合气体排放管道,所述混合气体排放管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涡轮安装空间顶部的排气孔,所述涡轮安装外壳的中心贯穿式安装一主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的端部和轴体通过主轴承和高压密封圈安装在涡轮安装外壳的内部,所述主旋转轴在位于涡轮安装空间内部的轴体上安装一涡轮,所述支撑板结构的上表面安装一电动机安装基板,所述电动机安装基板的顶部安装一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中的电动机主轴端部安装一最大扭矩力旋转控压机构,所述最大扭矩力旋转控压机构的一端面与所述主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包括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中心孔、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阀板移动凹槽结构、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密封圈安装凹槽结构、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螺纹孔、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阀板、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缓冲密封垫、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密封圈、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结构、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轴承、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螺纹杆、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螺纹结构和螺纹调节可控式气体控制机构用旋转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洋,未经刘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7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