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层自组装制备防晒纳米胶囊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96441.8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纪红兵;李有梅;曾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K8/06 | 分类号: | A61K8/06;A61K8/20;A61K8/36;A61K8/44;A61K8/73;A61K8/86;A61Q1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 地址: | 516081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胶囊 防晒 制备 层层自组装 固化剂溶液 水浴反应 配制 复配非离子乳化剂 醋酸钠缓冲溶液 海藻酸钠水溶液 配制壳聚糖溶液 醋酸 致密 复配乳化剂 离子乳化剂 带电液滴 防晒乳液 平均粒径 去离子水 防晒剂 胶囊壁 控制壁 内容物 体积比 膏霜 烧杯 芯材 去除 渗漏 溶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层自组装制备防晒纳米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芯材、复配乳化剂置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在25‑40℃水浴反应;(2)配制壳聚糖溶液,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溶解,pH在3‑4.5;(3)加入步骤(1)溶液,体积比为1:1;在25‑40℃水浴反应;(4)配制海藻酸钠水溶液,控制pH在6‑8;(5)加入二级溶液;(6)配制固化剂溶液;(7)加入固化剂溶液中,得到防晒纳米胶囊。通过复配非离子乳化剂和离子乳化剂制备稳定的带电液滴为模板,免除去除模板等繁杂操作,通过层层自组装控制壁材厚度,形成致密胶囊壁,避免内容物渗漏。平均粒径在200‑400nm之间,PDI范围0.1‑0.3,能适应防晒乳液,膏霜的制备环境;所得纳米胶囊具备防晒剂相当的防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晒纳米胶囊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日光中的紫外线分为三种类型:紫外线C(200~290 nm)、紫外线B(290~320 nm)和紫外线A(320~400 nm),短波紫外线C致病作用最强,但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大部分为长波紫外线,极少数为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B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长期或过量照射会引起皮肤的慢性疾病,比如诱发和加重特发性光照皮肤病,引起皮肤炎症反应,导致红肿脱皮;长波紫外线A能透过表皮袭击真皮层,令皮肤中的骨胶原和弹性蛋白受到重创,且真皮细胞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很少量的长波紫外线A便能造成极大伤害。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防晒日化品抵挡紫外线,常用的防晒日化品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物理防晒主要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颗粒反射紫外线,由于本身的特性,涂抹在皮肤上会有不适感,含量高还会影响肤色美观等;相反,化学防晒紫外吸收效果显著,化学配伍性好,肤感适合。虽然化学防晒剂能有效抑制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但使用过程中也带来一些危害:(1)防晒剂产品交叉复配引起的过敏现象和光过敏症。(2)对皮肤具有穿透性,化学防晒剂分子量较小,具有很强的皮肤穿透特性,其安全性能备受人们的关注。(3)光不稳定性,绝大多数防晒剂在光照下发光降解,降解过程中产生高活性自由基,损坏生物体大分子和细胞,氧化体内不饱和脂肪酸,造成肌体血液循环变差,同时影响本身SPF值。
为了更安全地使用化学防晒剂,现采用层层自组装法制备防晒纳米胶囊,通过改变组装层数调控纳米胶囊囊壁的厚度,实现防晒剂的缓释控制。包裹后形成的防晒纳米胶囊能提供等同于防晒剂的紫外吸收效果,并促使防晒剂更加稳定、长效、温和,迎合安全绿色防晒市场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防晒纳米胶囊比较少,本发明制备的防晒纳米胶囊以稳定带电液滴为模板,再加入带相反电荷的壁材进行层层组装,紧密包裹,不仅能有效抑制防晒剂的释放,还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与防晒用品配伍性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市面上防晒胶囊的不足,提供一种层层自组装制备防晒纳米胶囊的方法,以解决防晒纳米胶囊制备工艺复杂、模板残留、稳定性差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层层自组装制备防晒纳米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芯材、复配乳化剂置于烧杯中,所述芯材与复配乳化剂1:1-1:2;
控制搅拌速度为250-1250 rpm;
在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所述去离子水以重量计,为68%-98%;
在25-40℃水浴反应10-30min,得到稳定带负电液滴初级乳液(NEI);
(2)配制壳聚糖溶液,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溶解,控制溶液pH在3-4.5;
(3)在步骤(2)中的溶液中,加入步骤(1)溶液,两者体积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未经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6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化妆品
- 下一篇:一种适于牙膏生产的微粉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