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假单胞菌菌株、种子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94761.X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巍;夏春雨;洪维祎;宋玉文;杨雅玲;苏全榕;阙才英;魏清斯;易艳玲;宋雅坚;林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02F101/16;C12R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硝化 好氧反 假单胞菌 菌株 种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假单胞菌菌株、由该菌株培养得到的种子液及培养方法,所述菌株为假单胞菌LJ9(Pseudomonas indoloxydans LJ9),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18年3月21日,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339。该假单胞菌菌株具有耐高碳氮比和耐高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能力,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问题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假单胞菌菌株、种子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氮素是水体中一类重要污染因子,过多的氮素流入水里,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中的溶解氧不足,导致水质恶化,改变水体生态环境,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氮以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种形态存在于水体中,有机氮主要来源与生活污水、农业氮肥和工业废水;无机氮是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转化成的,主要包括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其中硝态氮在人体中可转变为亚硝态氮,过高地摄入亚硝酸盐,会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严重时会导致窒息。含硝酸盐的食物和水对婴儿的危害更大,会导致蓝婴症。
解决环境水体氮污染问题刻不容缓。由于生物脱氮处理成本低,且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因此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污水脱氮方法之一,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传统的生物脱氮方法主要通过好氧条件下自养微生物的硝化作用(NH4+→NH2OH→NO2-→NO3-)和厌氧条件下异养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NO3-→NO2-→NO→N2O→N2)。在技术上,需要利用自养菌和异养菌,自养菌以无机碳源为原料生长缓慢且对环境敏感性强,异养菌生长需要大量的有机质,能耗高。由于硝化和反硝化的过程营养物质及生长条件的不同,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同时时间长,理论脱氮效率低。1983,Robertson等首次发现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Paracoccuspantotrophus,并提出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Denitrification,HN-AD)过程的概念,突破了传统的生物脱氮理念,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顺势而生。与传统的氨化、硝化、反硝化作用相比,该新型的脱氮技术简化了工艺流程,在好氧条件下,同一个反应器中同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菌的生长繁殖快,具有更高的脱氮效率,操作简单,更加经济实惠。因此,开展新型高效脱氮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分离筛选及脱氮性能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陆续有学者筛选出一些同时具有HN-AD(NH4+→NH2OH→NO2-→NO→N2O→N2)的菌株。HN-AD菌的底物利用范围广,不仅可以利用各种无机氮还可以利用有机氮,而且这类菌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但是,目前公开的HN-AD菌株耐高碳氮比和耐高浓度氮能力较差,制约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在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实际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碳氮比、耐氨氮、耐高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假单胞菌菌株,还提供了由该菌株制备得到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菌剂可直接应用于高碳氮比和高浓度氮水体污染的修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假单胞菌菌株,所述菌株为假单胞菌LJ9(Pseudomonas indoloxydans LJ9),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18年3月21日,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3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学院,未经龙岩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4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