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且连续培养附着态生长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4582.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冬;刘兴国;顾兆俊;曾宪磊;魏布;刘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 31337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连续培养 附着 生长 红假单胞菌属 光合 细菌 方法 | ||
1.一种快速且连续培养附着态生长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将透光容器放置在玻璃温室或室外自然光照环境中,白天和黑夜的室温变化范围在15~45℃,向透光容器中添加有浮游植物的水体,并向透光容器中添加富含纤维素的草或秸秆,保证草或秸秆漂浮在水体上层;
S2、将混合了盐类混合物的固体餐饮垃圾添加到草或秸秆上,步骤S1中添加富含纤维素的草或秸秆的量足以让固体餐饮垃圾不沉入水中,且固体餐饮垃圾恰好淹没在水中;
S3、培养3~5天,水体绿色变浓甚至变成棕绿色;
培养6~10天,容器内壁上部与草挨着的区域长出绿色附着藻类;
培养11~14天,容器内壁上部深绿色附着藻类面积扩大,并且在出现深绿色附着藻类生长的时候添加三水磷酸氢镁(MgHPO4∙3H2O),添加量为4~15g;
S4、培养15~18天,容器内壁上部绿色附着藻类中出现了暗红色的附着物,且深绿色的附着藻类逐渐变成暗褐色;
培养19~25天,容器内壁上的暗褐色附着物全面变成暗红色或血红色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而容器内壁上部与草挨着的区域又转变为深绿色或者继续保持暗红色;
S5、步骤S4中附着生长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在不排出容器中水的情况下用布刮取下来;然后在容器中的草或秸秆上继续添加混合了盐类的餐饮垃圾,添加的量不超过前一次添加的量,且不用在后续过程中添加三水磷酸氢镁,从而实现连续地多次培养,直至其中的草或秸秆腐烂了而不能支撑餐饮垃圾在水面的降解;
所述步骤S2中,所述固体餐饮垃圾和水体的添加比例为固体态餐饮垃圾:水体=15~65g:1L,且餐饮垃圾在草或秸秆上的堆积厚度不超过3cm,固体餐饮垃圾被水完全淹没;
所述步骤S2中,盐类混合物包括一水磷酸二氢钙[Ca(H2PO4)2∙H2O]和柠檬酸铁,其中,所述一水磷酸二氢钙的质量添加比例为固体餐饮垃圾质量的0.25%~0.75%,柠檬酸铁的质量添加比例为固体餐饮垃圾质量的0.1‰~0.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且连续培养附着态生长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在4月下旬~11月上旬的温暖季节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且连续培养附着态生长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固体餐饮垃圾是将其中非食物类的物质去除后剩余的食物类垃圾,包括米饭、面食、鱼、肉、蛋、蔬菜、水果、骨头、蛋壳中的几种或全部,且以米饭、面食淀粉类物质为主,确保餐饮垃圾中液态水尽量少,并摊开风干1小时后备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且连续培养附着态生长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透光容器材质为普通无色透明玻璃或白色透光塑料或无色透明塑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且连续培养附着态生长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草或者秸秆是指稻草或绿化草坪用草或小麦秸秆,在堆积一定厚度后其能保持固态的餐饮垃圾在水面而不沉入水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且连续培养附着态生长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附着生长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最大厚度能达到1~2mm,培养期间随时补充自来水,补充蒸发耗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且连续培养附着态生长的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初始添加的含浮游植物的淡水水体中总氮浓度在2~30mg/L,叶绿素a浓度在30~2700μ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45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