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雾膜及其运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3986.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涛;王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雾层 防雾膜 透光率 亲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保护膜层 层叠设置 产品领域 防雾性能 行驶环境 紫外固化 防紫外 基材层 离型层 亲水型 隔热 耐磨 胶层 排气 船舶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雾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离型层、排气胶层、基材层、防雾层、保护膜层,所述防雾层为亲水型防雾层,由亲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经紫外固化后形成,所述防雾层的透光率大于90%。该防雾膜不但具有持续的防雾性能,同时透光率高,耐磨、防紫外和隔热等功能优异,因此非常适合汽车、船舶等行驶环境较特殊的产品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雾膜。
背景技术
汽车或船舶在行驶过程中,当内外温差较大时,水蒸气容易凝结在玻璃上,形成水雾,影响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视线,甚至由于驾驶员无法正常辨识路况而产生突发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在雾霾天气时,由于道路/航路的能见度大大降低,驾驶员的视野一旦受到阻碍,将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空调吹风来进行除雾,耗能较多,不够经济。
另外,现有的汽车或船舶用的玻璃大多不具备防雾功能,即使部分厂家在玻璃内表面喷涂防雾涂层,也是为了提高玻璃表面亲水性能,让冷凝的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形成平整的水膜,避免形成雾滴,但该方法也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防雾效果,那是因为防雾涂料与无机玻璃材料结合强度较低,防雾涂层易被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流动的水膜冲刷带走,防雾涂层耐久、耐磨性能差,即便对玻璃表面作改性处理,对于防雾涂料结合强度的提高也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为克服市面上传统防雾涂层持续防雾性能和耐久、耐磨性能的矛盾,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雾膜,该防雾膜不但具有持续的防雾性能,同时透光率高,耐磨、防紫外和隔热等功能优异,因此非常适合汽车、船舶等行驶环境较特殊的产品领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雾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离型层、排气胶层、基材层、防雾层、保护膜层;所述防雾层为亲水型防雾层,由亲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经紫外固化后形成,所述防雾层的透光率大于90%。
优选的,所述防雾层的厚度为1~20μm,表面硬度大于1H。
优选的,所述离型层的离型力为2~100g/25mm,优选5~30g/25mm。
优选的,所述排气胶层为PU型、硅型、PSA型中的任一种;排气胶层的厚度为2~50μm,优选5~20μm。
进一步的,上述防雾膜还包括设置在基材层和防雾层之间的HC补强层。
进一步的,上述防雾膜还包括设置在基材层和防雾层之间的红外阻隔层,红外阻隔率大于80%,所述红外阻隔层是金属氧化物溅镀层或者纳米金属氧化物涂布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氧化物溅镀层的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铟锡、氧化硅、氧化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涂布层的金属氧化物选自钨氧化物、钒氧化物、掺杂铯和/或硒的钨氧化物、掺杂铯和/或硒的钒氧化物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一种汽车专用的防雾窗膜,包含上述防雾膜。
进一步的,一种船舶专用的防雾窗膜,包含上述防雾膜。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防雾膜,通过分别设置防雾层、HC补强层、红外阻隔层等功能层,使该防雾膜不但具有持续的防雾性能,同时透光率高,耐磨、防紫外和隔热等功能优异,因此非常适合汽车、船舶等行驶环境较特殊的产品领域,利用玻璃自动去雾的功能,不用再启动空调进行除雾,节约能源,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雾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雾膜的全光谱透过率测试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如下的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3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抑菌窗膜
- 下一篇:一种导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