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下制备抗菌不锈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3325.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4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旋;张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益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14 | 分类号: | C09D5/14;B05D7/14;B05D7/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徐国法 |
地址: | 236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制备 抗菌 不锈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常温下制备抗菌不锈钢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制备成型的不锈钢表面清洗干净后,然后放入活化液中进行活化处理;(2)将活化处理过的不锈钢放入抗菌液中充分浸泡处理10‑14小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处理,制得成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常温下制备抗菌不锈钢的方法,工艺流程短,设备成本低,能量消耗少,制得的抗菌不锈钢,抗菌性能优异,不会影响不锈钢原有的各项优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不锈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下制备抗菌不锈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但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又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还可以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由于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虽然不锈钢有很好的抗蚀性及良好的光洁度和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等优点,但是它没有抗菌和抑制细菌的能力,容易感染和滋生细菌。据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统计数字表明:1995年因细菌传染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700万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因而促进了抗菌材料的研究与开发。80年代以来,以口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家用电器、化学建材、电信通讯产品、食品包装、口常生活用品、洗浴设备、玩具等方面开始应用抗菌材料。
现有技术中,抗菌不锈钢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设备成本高,并且能量消耗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常温下制备抗菌不锈钢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常温下制备抗菌不锈钢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制备成型的不锈钢表面清洗干净后,然后放入活化液中进行活化处理,其中活化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乙醇胺19-23份、硼酸钠10-15份、联苯胺盐酸盐4-8份、水180-200份;
(2)将活化处理过的不锈钢放入抗菌液中充分浸泡处理10-14小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处理,制得成品,其中抗菌液采用以下方法制成:按重量份计,将13-16份氯化镨、20-25份氯化钇加入至170-200份水中,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44-50份环烷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加热至80-85℃后,保温反应3-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取上层清液,然后再加热除去石油醚后,得到环烷酸稀土,然后将11-15份环烷酸稀土、29-35份硝酸银、1-3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140-150份水混合后,采用超声处理30-40min,制得抗菌液。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聚乙醇胺的分子量为1800,纯度为99%。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活化处理的时间为30-40min。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烘箱烘干处理时,烘箱的温度为40-45℃,烘干处理的时间为1-2小时。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超声处理的时,超声波的频率为32-36kHz。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不锈钢与抗菌液的质量比为1: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益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益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3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