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后代的引物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3130.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勇;赵仲孟;黄小丽;刘钊;苗懿;杜宗君;罗伟;陈德芳;陈虎;冯杨;段靖;熊关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常桑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鉴定 施氏鲟 西伯利亚 及其 杂交 后代 引物 方法 | ||
1.一种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后代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待鉴定的鲟鱼DNA为模版,以微卫星引物对HLJS41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如果出现255 bp的扩增产物而不出现202 bp的扩增产物,则为施氏鲟;如果出现202 bp的扩增产物而不出现255 bp的扩增产物,则为西伯利亚鲟;如果同时出现255 bp和202 bp的扩增产物,则为西杂或施杂;所述待鉴定的鲟鱼为西伯利亚鲟、施氏鲟、西杂或施杂;所述西杂是指以西伯利亚鲟为母本施氏鲟为父本杂交后代;施杂是指以施氏鲟为母本西伯利亚鲟为父本杂交后代;
(2)对鉴定为西杂或施杂的鲟鱼DNA进行鉴定:以待鉴定的鲟鱼DNA为模版,以施氏鲟引物对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如果出现252bp的扩增产物,则为施杂;否则为西杂;
其中,施氏鲟引物对的前向引物序列为TGTGGGGTCACGGACTTTACAG,后向引物序列为TATACACCATTATCTCTATGT;微卫星引物对HLJS41的前向引物序列为GCGCCACACACTCAACTCT,后向引物序列为GCGTCCCAATAGACCACAT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31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