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92853.4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0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次兵;蒋梦成;朱彩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59/12 | 分类号: | C10M159/12;C10M131/12;C10M129/04;C10M163/00;C10M169/04;B22C3/00;C10N40/36;C10N30/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剂 含氟化合物 含氟烯烃 齐聚物 制备 双氧水 菜籽油 耐化学腐蚀性 制备技术领域 乙酸 表面活性剂 表面能降低 高表面活性 高热稳定性 双键碳原子 反应活性 极性试剂 力学性能 起始原料 亲核试剂 试剂合成 植物油 分子链 氟氧基 氟原子 环氧基 内烯烃 分叉 氟碳 脱模 羟基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属于脱模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含氟烯烃齐聚物为起始原料,生成以含氟化合物为主链的表面活性剂,含氟化合物具有高表面活性和高热稳定性和高耐化学腐蚀性,同时含氟烯烃齐聚物具有多分叉的内烯烃结构,这种结构本身稳定性极佳,并且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氟原子反应活性高,在极性试剂中极易取代亲核试剂,从而增强脱模效果;本发明以菜籽油为原料,利用乙酸、双氧水和其它试剂合成植物油醇,分子中具有大量的羟基、环氧基等基团,可以与含氟化合物结合生成氟碳键、氟氧基,使脱模剂内部分子链数量增加,增强脱模剂的力学性能,同时使脱模剂表面的表面能降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属于脱模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脱模剂是一种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脱模剂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的重要组分,它不仅影响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而且关系到产品是否可以从模具中脱出,无论是多么重要的产品和模具,如果产品粘在模具上,不能从模具中脱出,则产品和模具只能报废,因此脱模剂的作用极其重要。脱模剂的作用是把已固化的复合材料制品只能顺利地从模具上分离开来,从而得到光滑平整的制品,并保证模具多次使用的物质。
由于注塑、挤出、压延、模压、层压等工艺的迅速发展,脱模剂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脱模剂按加入方式可分为内脱模剂和外脱模剂两类。前者是直接加入到模制塑料中,后者是涂覆于模具的模腔表面。按脱模剂的形状可分为:粉状、液体和乳液状。按脱模剂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三类:无机物、有机物和高聚物。无机物脱模剂 如滑石粉、云母粉以及陶土、白黏土等为主要成分配制的复合物。有机物脱模剂 如脂肪酸皂、脂肪酸、石蜡、甘油及凡士林等。高聚物脱模剂如硅油、硅酯、聚乙二醇、低分子聚乙烯等。其脱模效果和热稳定性比有机脱模剂好得多。硅油、硅酯是最主要的脱模剂。
脱模剂是一种用在两个彼此易于粘着的物体表面的一个界面涂层,它可使物体表面易于脱离、光滑及洁净。脱模剂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金属压铸、聚氨酯泡沫和弹性体、注塑热塑性塑料、真空发泡片材和挤压型材等各种模压操作中。在模压中,有时其他塑料填加剂如增塑剂等会渗出到界面上,这时就需要一个表面脱除剂来除掉它。目前市场上最常使用的脱模剂为蜡系脱模剂,其成分主要是由石蜡、溶剂、分散剂组成,上述蜡系脱模剂多次使用后,其脱模剂中的石蜡成分熔点低,模具温度较高时易分解而污染模具,并且对于复杂的高回弹聚氨酯发泡制品,闭孔率增加,脱模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复杂的高回弹聚氨酯发泡制品对脱模剂的性能要求。
因此,发明一种脱模效果好的脱模剂对脱模剂制备技术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脱模剂容易粘附在待脱模成品表面,分离不完全造成脱模性能不佳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脱模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4~6份羟基苯甲酸、20~22份含氟烯烃齐聚物和50~53份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三口烧瓶中,在水浴加热下恒温反应制得反应液体,将盐酸浸渍反应液体,震荡混合30~40min后过滤得到滤饼,用蒸馏水洗涤滤饼5~6次并放入烘箱中干燥制得反应粉末,备用;
(2)按重量份数计,称取5~8份菜籽油、8~10份乙酸和1.0~1.3份丁二酰氯放入烧杯中混合搅拌制得混合液,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并向烧杯中滴加混合液质量20~30%的双氧水,控制滴加速度,制得反应乳液;
(3)将上述水浴温度降温,向上述烧杯中滴加上述反应乳液质量10~13%的乙酸,控制滴加速度,滴加完成后恒温静置2~3h制得改性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2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