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程机械化杂交水稻制种的田间行比设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92655.8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敬树忠;刘然金;孙汝龙;陆韵超;杨志柱;陈超男;柯江;周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H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父本 机械化 制种 行比 全程 母本 杂交水稻 劳动力成本 水稻收割机 水稻直播机 无人直升机 异交结实率 田间 辅助授粉 机械插秧 机械收割 技术瓶颈 劳力成本 生产过程 制种技术 插秧机 规模化 花粉量 喷施 行数 激素 收割 平整 农药 节约 应用 种植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农业制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程机械化杂交水稻制种的田间行比设置方法,(1)采用耕整机械平整制种田;(2)采用水稻直播机或插秧机种植父本和母本,父母本行比2m:4m,10‑12行:20‑24行;(3)采用无人直升机进行辅助授粉和喷施农药或激素;(4)采用水稻收割机分别收割父本和母本。本发明父本实现机械插秧及机械收割,突破了制种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瓶颈。通过生产过程的全程机械化,降低了劳力成本,有效克服了劳力因素的限制,促进了规模化制种生产,确保良种的供给;同时父本栽插改为机插机收,虽然父本行数增加行比缩小,但增加了花粉量,提高了异交结实率。有效种子生产量因父本增加降低的效益低于应用机械化节约劳动力成本的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制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程机械化杂交水稻制种的田间行比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水稻制种过程中,父本大多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在母本中,而且只能人工插秧及收割,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随着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及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大量转移,杂交水稻制种依靠人工操作的矛盾更显突出。其解决的途径,势必开拓规模化机械制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程机械化杂交水稻制种的田间行比设置方法,建立了父母本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形成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可操作性好,适用性广,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对解决当前杂交水稻制种劳动力缺乏、成本急剧提高的问题,推动杂交水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重大创新。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全程机械化杂交水稻制种的田间行比设置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采用耕整机械平整制种田;
(2)采用水稻直播机或插秧机种植父本和母本,父母本行比2m:4m,10-12行:20-24行;
(3)采用无人直升机进行辅助授粉和喷施农药或激素;
(4)采用水稻收割机分别收割父本和母本。
本发明提供的全程机械化杂交水稻制种的田间行比设置方法,带来的有益效果有:父本实现机械插秧及机械收割,突破了制种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瓶颈。通过生产过程的全程机械化,降低了劳力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有效克服了劳力因素的限制,促进了规模化制种生产,确保良种的供给;同时父本栽插改为机插机收,虽然父本行数增加行比缩小,但增加了花粉量,提高了异交结实率。有效种子生产量因父本增加降低的效益低于应用机械化节约劳动力成本的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全程机械化杂交水稻制种的田间行比设置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采用耕整机械平整制种田;
(2)采用水稻直播机或插秧机种植父本和母本,父母本行比2m:4m,10-12行:20-24行,
(3)采用无人直升机进行辅助授粉和喷施农药或激素;
(4)采用水稻收割机分别收割父本和母本。
采用谷物烘干机将收割的杂交水稻种子进行烘干。制种纯度和生产成本都优于人工播种收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2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季水稻的种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