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1976.6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9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飞;许涛;王法录;薛振见;方庆;张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4 | 分类号: | B66F9/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王丽丽;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定位 接近开关 进线端 控制系统 重装叉车 起升 直流电 叉车门架 高度固定 作业工况 作业效率 并联端 熔断器 并联 叉车 驾驶 室内 观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和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四者的一端并联且该并联端通过熔断器FU1接+24V直流电,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的另一端与第一接近开关S1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的另一端与第二接近开关S2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的另一端与第三接近开关S3的第一进线端相连。本发明满足叉车起升到不同层数且高度固定的作业工况需求,驾驶员可以通过操作驾驶室内的高度定位开关,来控制叉车门架的起升高度,无需人为用眼去观察和调节高度,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重装叉车是车站码头短距离搬运货物用的,针对有些需要起升到不同的层数且高度固定的作业环境,为了提高叉车作业效率,需要车辆配置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目前都是通过在门架上安装长度传感器,检测门架起升高度,并把高度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并在控制器软件里面设置不同的高度值,用于高度定位控制。这种操作存在如下问题:门架上安装长度传感器,长度传感器成本高,而且需要额外的控制器,再增加成本,而且由于门架振动大,长度传感器的故障率大,而且更换传感器需要进行长度标定和软件调试,需要维修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继电器控制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实现对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的定位控制的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和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四者的一端并联且该并联端通过熔断器FU1接+24V直流电,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的另一端与第一接近开关S1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的另一端与第二接近开关S2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的另一端与第三接近开关S3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的另一端与第四接近开关S4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一接近开关S1的第二进线端、第二接近开关S2的第二进线端、第三接近开关S3的第二进线端、第四接近开关S4的第二进线端并联后接地,第一接近开关S1的出线端与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二接近开关S2的出线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三接近开关S2的出线端与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四接近开关S4的出线端与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的另一端和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的另一端共地;第一继电器K1的动触点通过熔电器FU2接+24V直流电,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与起升限制指示灯HL的一端相连,起升限制指示灯HL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b与第二继电器K2的动触点相连,第二继电器K2的静触点c与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相连,第二继电器K2的静触点d与第三继电器K3的动触点相连,第三继电器K3的静触点e与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相连,第三继电器K3的静触点f与第四继电器K4的动触点相连,第四继电器K4的静触点g与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相连,第四继电器K4的静触点h与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的线圈的一端相连,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24V直流电由车载蓄电池提供。
所述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和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安装在驾驶室控制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1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