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1726.2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殷怀堂;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莹 |
主分类号: | F42B3/04 | 分类号: | F42B3/04;E21C3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管 岩石 充装 膨胀 裂孔 液体二氧化碳 一次性塑料 安全隐患 塑料制成 液态气体 作业效率 底孔 受热 包紧力 充气 多排 紧压 内壁 气化 填充 置入 回收 安置 流通 武器 | ||
本发明适用于岩石膨胀致裂工艺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凿钻致裂底孔,安置致裂管,填充,充装,启发所述致裂管内的液态气体受热气化膨胀,实现岩石致裂。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空致裂管置入致裂孔,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使致裂管管壁紧压致裂孔内壁,且致裂管由质量轻的塑料制成,因此能有效避免″飞管″。致裂管由一次性塑料制成,无需考虑回收问题,可实现多排同时启发膨胀致裂,使用方便,成本低,作业效率高;此外,本发明中的致裂管在无外包紧力的作用下无法充气,将其使用的危险性降至最低,也避免了充装好的致裂管在外流通,解决了致裂管被不法分子用作武器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石膨胀致裂工艺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致裂设备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然后快速释放高压气体来达到破断岩石或落煤的目的。由于其具有膨胀能力可控,威力大,不产生冲击波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改、城建以及矿产开采等领域。
相关技术中,利用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为,致裂管在置入致裂孔前已完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充装工序,致裂作业时将已经充装好的致裂管置于致裂孔内进行启发,完成岩石致裂作业。相关技术的不足在于:
1)为了保证致裂管能够承受足够的压力,致裂管管体需要采用金属或其他高强度的材料制成,这类材质制成的致裂管质量重,搬运困难,且作业时,万一发生″飞管″(致裂管飞出致裂孔),砸到现场作业人员,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害。
2)充装好的致裂管在致裂孔内,其主要依靠侧壁填充物和位于致裂孔上部的盖板压力防止飞管;因此,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特别注意保证填充物与致裂管管壁间的压力,稍有不慎,容易出现″飞管″现象。
3)由于致裂管在置入致裂孔前已完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充装工序,其启发操作非常简单,而其致裂的威力巨大;因此,充装好的致裂管容易被不法分子当成一种防御甚至恶意攻击的武器,存在极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4)充装好的致裂管在致裂作业时,致裂管与致裂孔之间具有安装间隙,因此,致裂管膨胀致裂作业时,需先对安装间隙进行膨胀填充,才能真正对致裂孔的孔壁进行作用,如此,存在能量损耗,影响致裂效果。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利用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利用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凿钻致裂底孔,在待致裂的岩石上凿钻致裂底孔;
S2:安置致裂管,先将发热管安装于未充装气体的致裂管内,再将未充装气体的致裂管置于致裂底孔内;
S3:填充,向所述致裂孔内的所述致裂管的周边和/或上部填充填充物,并捣实压紧;
S4:充装,向所述致裂管内充装液态气体;
S5:预裂,启发所述致裂管内的液态气体受热气化膨胀,然后释放高压气体实现岩石致裂。
优选的,所述致裂管的上部设有用于向所述致裂管内充装液态气体的充气件,所述充气件的上部为充气端,所述充气端向上伸出所述致裂底孔;所述S4中:经所述充气端向所述致裂管内充装液态气体,充装完毕后,将所述充气端夹扁,避免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莹,未经方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1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模拟爆炸效应的爆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工品自动化装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