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适配器、充电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91557.2 | 申请日: | 2018-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3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沈玲;邓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适配器 充电系统 降压模块 电池 电池充电接口 电池保护板 充电电压 电子设备 控制模块 整流模块 充电线 交流电 充电电流调整 交流电转换 直流电 充电电流 充电方式 电池充电 市电输入 输出电流 输出电压 移动终端 电连接 并发 充电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充电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充电方式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所述电源适配器适用于通过充电线充电连接的电源适配器和电子设备的充电系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与电池电连接的电池保护板、设置在所述电池保护板上的电池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线一端与所述电源适配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整流模块、控制模块和降压模块;其中:所述整流模块,用于接收市电输入的交流电,并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并发送给所述降压模块;降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调整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为所述电池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充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充电架构如图1所示,充电器与移动终端的主板通过充电连接导线相连接,在移动终端内部,主板与电池相连接,充电路径为:充电器→移动终端主板→电池。
具体地,充电过程如下:当移动终端检测出充电器、充电连接导线与电池相匹配时开始充电,充电器按照规格输出电压U0、电流I0,即输出功率为P0=U0*I0,由于充电器和移动终端主板之间的充电连接导线两端会产生压降ΔU以及电流损耗ΔI,即线路功率损耗为ΔP=ΔU*ΔI,则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功率值P1=P0-ΔP=(U0-ΔU)*(I0-ΔI)=U1*I1,由于移动终端中,主板与电池端连接线路同样存在线路损耗:ΔP1=ΔU1*ΔI1,电池接收到的电压U2=U1-ΔU1,电流I2=I1-ΔI1,功率P2=U2*I2。因此,充电器输出的电量到电池最终充满需求的电量,中间两个连接线路存在线路损耗高达15%左右,能源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充电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充电方式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器,适用于通过充电线充电连接的电源适配器和电子设备的充电系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与电池电连接的电池保护板、设置在所述电池保护板上的电池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线一端与所述电源适配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整流模块、控制模块和降压模块;
所述整流模块,用于接收市电输入的交流电,并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并发送给所述降压模块;
降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调整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为所述电池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适用于通过充电线充电连接的电源适配器和电子设备的充电系统,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电池、与电池电连接的保护板以及设置在电池保护板上的电池充电接口,电源适配器包括整流模块、控制模块和降压模块,电源适配器通过充电线与电池充电接口相连,在电源适配器中,整流模块接收市电输入的交流电,并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控制模块获取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并发送给降压模块,降压模块根据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调整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为电池充电。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源适配器通过充电线直接和电子设备的电池相连接,为电池充电,而无需经过电子设备中的主板,再为电池充电,有效地降低了线路功率损耗,节约了能源。
可选地,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监测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1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