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装置及其间距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0437.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松;王浩祚;郭子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箍筋 间距调整装置 套筒 间距调整 螺纹连接 上连接板 下连接板 连接杆 上端板 下端板 上连接结构 下连接结构 调节方便 高强钢材 固定箍筋 转动调节 回弹力 底面 顶面 回弹 拉伸 配合 收缩 抵抗 保证 | ||
1.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和套筒,该上端板和下端板上下间隔布置,该上端板能装拆地固装有上连接杆,该下端板能装拆地固装有下连接杆,该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都设有外螺纹,该套筒内设有内螺纹,该套筒上下部分别螺纹连接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且能通过套筒转动调节上端板和下端板的间距;该上端板还能装拆连接有上连接板,该上端板底面和上连接板配合或上连接板构成能连接高强螺旋箍筋之顶部箍肢的上连接结构,该下端板还能装拆连接有下连接板,该下端板顶面和下连接板配合或下连接板构成能连接高强螺旋箍筋之底部箍肢的下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端板和下端板平行布置,该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都垂直上端板和下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端板和下端板都呈矩形结构,该上端板四边角处都能装拆连接有上连接杆,该下端板四边角处都能装拆连接有下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杆、下连接杆都为螺柱结构,该上连接杆和上端板通过螺母实现能装拆地固接,该下连接杆和下端板也通过螺母实现能装拆地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板个数为两个,该两个上连接板十字布置,该上连接板末端都能装拆地固装在上端板;该下连接板个数为两个,该两个下连接板十字布置,该下连接板末端都能装拆地固装在下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都呈弧形结构,该上连接板和上端板底面之间构成弧形通道,该下连接板和下端板顶面之间也构成弧形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板和上端板之间通过上螺栓螺母机构实现能装拆固装,该下连接板和下端板之间通过下螺栓螺母机构实现能装拆固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装置的间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固装上端板和上连接杆,固装下端板和下连接杆,套筒螺纹连接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
步骤2,上连接板穿过高强螺旋箍筋之顶部箍肢,下连接板穿过高强螺旋箍筋之底部箍肢;
步骤3,固装上端板和上连接板,固装下端板和下连接板,使高强螺旋箍筋在间距调整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滑移;
步骤4,转动套筒,以调整上端板和下端板的间距,以控制上端板的升降,以控制顶部箍肢和底部箍肢间距,以拉伸高强螺旋箍筋,调节高强螺旋箍筋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4,固定连接纵向钢筋和高强螺旋箍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强螺旋箍筋间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5,拆卸上连接板和上端板,拆卸下连接板和下端板,移除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取出制作完成的高强螺旋箍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04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止水结构的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测量预埋件
- 下一篇:一种防扭伤电动扎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