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横纵双向可变厚度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0052.4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3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章远杰;姚士杰;闵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可变 厚度 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横纵双向可变厚度钢板,其特征在于,该钢板的厚度沿宽度方向即横向和长度方向即纵向均为可变化的;其中,
钢板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或若干个直角梯形与长方形组合,形成横向差厚面;钢板的任一横向差厚面,最大板厚与最小板厚之差即厚度差不超过20mm,最大板厚与最小板厚之比即差厚比是恒定的,且不超过3:1;厚度差与钢板宽度之比即横向差厚率不超过1:200;
钢板平行于轧制方向的纵截面即纵向差厚面为直角梯形;钢板的任一纵向差厚面上,最大板厚与最小板厚之差即厚度差不超过20mm;最大板厚与最小板厚之比即差厚比是恒定的,且不超过3:1;厚度差与钢板长度之比即纵向差厚率不超过1:4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纵双向可变厚度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全板的厚度差不超过30mm,差厚比不超过5:1,最小厚度在10mm以上,最大厚度在50m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横纵双向可变厚度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横向差厚面的一张钢板经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各旋转180°后,可以与另一块具有同样截面的钢板叠合组成一个长方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横纵双向可变厚度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中间坯料制备
中间坯料上表面与下表面中一面为带有斜坡面的非水平面即斜坡面,另一面为水平面;中间坯料横截面与纵截面当中,有一截面的几何形状为直角梯形或由若干直角梯形与长方形组成的多边形即差厚面,而另一截面的几何形状为长方形;
中间坯料在横截面上某一点的厚度Hx与成品差厚钢板在对应位置上的厚度Tx之比即压缩比,较厚一侧的压缩比大于较薄一侧的压缩比;
2)将两块上述中间坯料的斜坡面表面进行平整、清理表面处理,去除肉眼可见的裂纹、夹渣、凹坑表面缺陷以及高温氧化铁皮,保证成品差厚钢板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对上述两块中间坯料的四周进行坡口加工,并在两块中间坯料之一的斜坡面上涂抹覆盖隔离剂;
3)将上述两块中间坯料以斜坡面贴合方式,叠合形成一个长方体,然后沿两块中间坯料四周坡口进行间断性焊接,焊接成叠合坯料;
4)采用纵向可变厚度钢板的纵向变厚轧制工艺,制作出叠合差厚钢板;
5)将上述叠合差厚钢板的宽度余量及长度余量切除,并将上下两层钢板分离,最终得到两张所需尺寸规格的双向差厚钢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纵双向可变厚度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中间坯料在横截面上某一点的厚度Hx与成品差厚钢板在对应位置上的厚度Tx之比即压缩比,较厚一侧的压缩比大于较薄一侧的压缩比;对于热连轧、炉卷轧机,中间坯料的宽度Wp大于成品差厚钢板的宽度W,以便留有足够宽的切边量W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纵双向可变厚度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中间坯料采用模铸直接浇铸或采用连铸获得长方体坯料,通过宽厚板轧机,应用纵向变厚度轧制工艺轧制而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纵双向可变厚度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将所述叠合坯料在长度方向进行倍尺组合,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进行倍幅组合,组成倍尺长度或倍幅宽度的更大单重的叠合坯料,对应的,步骤5)将得到两张以上的双向差厚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00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