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及拍照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8394.2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0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超;朱华胜;张克成;黄凯;何光霁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拍照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拍照控制方法,其中移动终端包括:其中一侧面上开设有通孔的壳体;摄像头模组,包括底座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结构上的光学传感器、摄像头本体和连接所述底座结构与所述摄像头本体的第一移动驱动结构;其中,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第二移动驱动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结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的第二状态;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驱动结构,带动所述摄像头本体与所述底座结构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大或变小,提升镜头进光量,提升拍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拍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的普及,人们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使用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当今的终端设计中,将移动终端中显示屏配置为全面屏是大的设计趋势。为了增大正面显示屏的屏占比,现有设计中会尽量缩小前摄像头所占区域,现在有的设计为将摄像头隐藏在机身中,在需要使用摄像头时控制摄像头从机身中弹出,以进行拍照,实现全面屏结构。
但在该种结构下,隐藏在机身中的摄像头高度需要设计较矮,来确保其能够容纳在移动终端内后,整机厚度不会过厚。但摄像头本体高度设计较矮会导致测光元件较小,或镜片片数减小等等,且通过镜头的光量比较少,这会直接影响拍照效果,使得拍照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拍照控制方法,以解决隐藏在机身中的摄像头需要设计较矮高度,影响元器件设置尺寸,减少通过镜头的光量,使得拍照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其中一侧面上开设有通孔的壳体;
摄像头模组,包括底座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结构上的光学传感器、摄像头本体和连接所述底座结构与所述摄像头本体的第一移动驱动结构;
第二移动驱动结构,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结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的第二状态;
当所述摄像头模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驱动结构,带动所述摄像头本体与所述底座结构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大或变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照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拍照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拍照功能开启操作;
响应于所述拍照功能开启操作,控制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结构带动所述摄像头模组沿设定方向运动,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当所述摄像头模组处于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移动驱动结构带动所述摄像头本体与所述底座结构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移动驱动结构实现摄像头本体与底座结构之间相对距离的调变,光学传感器与镜头之间的相对距离也相应发生调变,在需要拍照时,通过第二移动驱动结构将摄像头模组从移动终端壳体中移出,调大光学传感器与镜头之间的相对距离,提升镜头进光量,提升拍摄效果,在摄像头拍照结束后,通过该第一移动驱动结构调小光学传感器与镜头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摄像头本体的高度,便于将其收纳进入移动终端壳体内,适应移动终端中较小的容纳空间,不必减少原本应有的摄镜头的镜片片数或其他元器件的尺寸,也便于移动终端的整体厚度减薄。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摄像头模组伸出壳体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中摄像头本体相对承托座体向上移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8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查装置、安装装置、检查方法
- 下一篇:图像采集装置、货架及图像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