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隔膜穿刺强度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8217.4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萌;钱涛;杨茂萍;张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上夹具 下夹具 夹具组件 穿刺 强度装置 橡胶垫圈 导轨 检测 测试 第一驱动机构 可上下移动 穿刺组件 方向延伸 厚度影响 夹持位置 检测装置 容纳空间 受力均匀 相对布置 相对两侧 相对移动 地夹 夹持 竖直 通孔 平整 | ||
1.一种用于检测隔膜穿刺强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穿刺组件(2)、第一驱动机构(3)和夹具组件(4);
基座(1)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5),夹具组件(4)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导轨(5)上,夹具组件(4)包括上夹具(41)和下夹具(42),上夹具(41)和下夹具(42)相对布置且均可沿着导轨(5)相对移动,上夹具(41)和下夹具(42)之间设有夹持隔膜的容纳空间,上夹具(41)和下夹具(42)夹持位置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橡胶垫圈(43),上夹具(41)、下夹具(42)和橡胶垫圈(43)分别相对设有通孔;第一驱动机构(3)与上夹具(41)连接用于驱动上夹具(41)上下移动;
穿刺组件(2)包括穿刺针(21)、传感器(22)和第二驱动机构(23);第二驱动机构(23)固定在基座(1)上,穿刺针(21)与第二驱动机构(23)连接且位于通孔上方,第二驱动机构(23)驱动穿刺针(21)上下移动;穿刺针(21)设有穿刺针(21)头,传感器(22)与穿刺针(21)头连接用于检测穿刺针(21)头对隔膜穿刺过程中的穿刺力;
在工作状态下,下夹具(42)位置固定,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上夹具(41)向下移动夹持隔膜;第二驱动机构(23)驱动穿刺针(21)向下移动,穿刺针(21)头穿过通孔对隔膜进行穿刺。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隔膜穿刺强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隔膜样品在湿度为50%±10%,温度23度±2度的环境下放置2h进行隔膜测试状态调节;
2)将隔膜样品裁切成大于50mm*50mm尺寸规格的待测试样品;
3)将每个待测试样品分别进行厚度测试,均记录5个位置点厚度数据,并计算每个待测试样品厚度的平均值;
4)设置测试参数,穿刺速度为50mm/min-300mm/min,设定位移为20mm-50mm;
5)固定下夹具(42)位置,将待测试样品平整放在下夹具(42)上,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上夹具(41)向下移动,确保待测试样品与夹具组件(4)紧密贴合;
6)第二驱动机构(23)驱动穿刺针(21)向下移动,穿刺针(21)头对待测试样品进行穿刺,传感器(22)记录穿刺针(21)头穿刺力;
7)将每个待测试样品进行三次检测,记录测试数据并计算期平均值;
8)根据公式F=F1/D计算待测试样品的穿刺强度;
其中:F为待测试样品的穿刺强度,单位为牛每微米(N/μm);
F1为隔膜被刺穿时所测试得到的力,单位为牛(N);
D为隔膜的厚度平均值,单位为微米(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82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