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无意电磁辐射发射影响评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87944.9 | 申请日: | 2018-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6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张玉廷;李冉;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无意 电磁辐射 发射 影响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无意电磁辐射发射影响评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逐层评估的方式建立卫星无意电磁辐射发射超差评估体系;确定电子设备无意电磁辐射发射超差影响程度函数;选择评估人员,建立针对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估矩阵;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估矩阵进行客观程度优化;基于评估体系,由底层到顶层,逐层运算得出电子设备对卫星电磁兼容性影响程度。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针对存在多个频点的无意电磁辐射发射超差的电子设备,对卫星电磁兼容性影响的评估方法,提高评估的充分性,降低主观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电磁兼容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卫星无意电磁辐射发射影响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无意电磁辐射发射是卫星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考核的一项关键内容,也是一项难点内容。由于卫星射频接收系统的灵敏度较高,尤其是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使用的射频接收频带越来越宽,再加上卫星和运载火箭高可靠性的要求,使得对卫星上电子设备无意电磁辐射发射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与此同时,由于卫星电子设备也在同时变得越来越复杂,其无意电磁辐射发射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于使用大量高速率数字控制芯片的电子设备,其无意电磁辐射发射经常出现超差问题。
当卫星电子设备无意电磁辐射出现超差情况后,对于卫星系统而言,需要评估超差情况是否会对卫星系统造成影响。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某个频段的超差情况,基于经验分析最大超差值是否可接受。这种方法带来几个问题:其一是评估的数据充分性不足,仅对某个频段的最大值进行评估,对于存在多个卫星射频接收频段和多个频点的超差情况时,没有进行综合的考虑;其二是评估方法主要基于经验,随意性较大;其三是对于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各个射频接收频段,在实际应用时是存在不同的重要性程度的。如果电子设备无意电磁辐射发射在多个频段超差,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个频段的重要性程度。同时对于各个频段重要性程度的确定也需要尽可能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基于此技术背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针对存在多个频点的无意电磁辐射发射超差的电子设备,对卫星电磁兼容性影响的评估方法,提高评估的充分性,降低主观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卫星无意电磁辐射发射影响评估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电子设备在整个考核频段的无意电磁辐射发射超差情况,提高评估的充分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卫星无意电磁辐射发射影响评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逐层评估的方式建立卫星无意电磁辐射发射超差评估体系;
(2)确定电子设备无意电磁辐射发射超差影响程度函数;
(3)选择评估人员,建立针对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估矩阵;
(4)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估矩阵进行客观程度优化;
(5)基于评估体系,由底层到顶层,逐层运算得出电子设备对卫星电磁兼容性影响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按照逐层评估的方式建立评估体系,顶层为电子设备无意电磁辐射发射超差对卫星电磁兼容性的影响;次一层为非射频接收频段和射频接收频段;再次一层为射频接收频段包括的运载射频接收频段和卫星射频接收频段,非射频接收频段分为1GHz、1GHz~18GHz和18GHz;底层为运载和卫星的各个射频接收频段,底层运载射频接收频段分为安控、导航和测控,卫星射频接收频段分为载荷、导航和测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影响程度函数范围为0~1,影响程度越大其值越大;
影响程度函数为:
对于射频接收频段,超差量级为在所评估的接收频段:
超差量级=max[(最大超差结果-限值要求),(接收带内总功率-限值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未经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7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