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及护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7598.4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辉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益诺唯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47 | 代理人: | 肖婉萍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桩 保护板 河岸 岸坡 桩板 嵌入 堤坝基础 工程量 体积小 清基 贴设 土质 覆盖 | ||
1.一种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包括岸坡和岸脚,所述岸脚与所述岸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岸桩板护砌结构还包括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及保护板组件,所述保护板组件的一端覆盖所述岸脚,所述保护板组件的另一端贴设于所述岸坡,所述第一预制桩的一端嵌入所述岸脚,所述第一预制桩的另一端嵌入所述保护板组件,所述第二预制桩的一端嵌入所述岸坡,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另一端嵌入所述保护板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桩包括钢筋笼结构及保护层,所述钢筋笼结构嵌入所述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组件包括钢筋网层及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覆盖所述钢筋网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桩的一端贯穿所述钢筋网层,并伸入所述混凝土层,所述第二预制桩的一端贯穿所述钢筋网层,并伸入所述混凝土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桩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所述第一预制桩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坡包括堤面及坡面,所述坡面自所述堤面倾斜延伸至所述岸脚,所述堤面上形成有多个植树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岸脚包括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坡面连接,所述保护板组件的一端覆盖所述台阶面,所述保护板组件的另一端贴设于所述坡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岸脚包括水平面,所述水平面与所述坡面连接,所述保护板组件的一端覆盖所述水平面,所述保护板组件的另一端贴设于所述坡面。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岸脚背离所述岸坡的一端填设有浆石护脚。
10.一种河岸桩板护砌结构的护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对岸坡和岸脚进行清基修补整形夯实,然后通过打桩机将第一预制桩打入所述岸脚,第二预制桩打入所述岸坡,且将所述第一预制桩和第二预制桩的桩头露出于地表;
S2、将钢筋网层铺设在所述岸脚与所述岸坡上,并且将第一预制桩和第二预制桩贯穿所述钢筋网层,然后在钢筋网层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形成混凝土层,所述钢筋网层与所述混凝土层形成保护板组件;
S3、然后在所述岸脚背离所述岸坡的一端填设浆石护脚,所述浆石护脚与所述保护板组件连接填设,形成河岸桩板护砌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辉,未经李艳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75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